說起子曰來,一個個那是了解得不行。
可說起朕曰來,一個個不知道是真糊涂還是裝糊涂。
實事求是地說,孔子是萬世師表,可孔子的子孫,那里面也是出過不是玩意的東西,也有當過賣國賊的,這是鐵打的事實,尤其是宋、金、元時同時出了三個衍圣公,這事孔子若是知道了,估計棺材板都給踹飛了,說好的仁義禮智信,說好的“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呢……
朱元璋對衍圣公并沒多少好感,結果這群人還敢站出來抨擊格物學院,你丫的是不是看這會顧正臣不在京師故意找茬?有本事等顧正臣來了,你們兩個斗一斗,說不準顧正臣能打破衍圣公府,救出孔夫子……
“這都晚上了,你來宮里做什么?”
朱元璋放下了衍圣公的事,目光掃了下朱標。
朱標行禮,肅然道:“兒臣觀父皇為國事操勞過甚,經過慎重考慮,想出了一個為父皇分憂之策?!?
“哦?”
朱元璋饒有興致:“講一講?!?
朱標走至桌案邊,鋪開紙張,提筆繪出了一個“十”字,然后在上部、右側加了兩筆,形成了箭頭:“父皇請看,這是格物學院中數(shù)學中的學問,名為坐標?!?
“坐標嗎?”
朱元璋站在一旁,等待著朱標的解釋。
朱標手腕微動,在右上角寫上了“緊急,重要”,在右下角寫上了“重要,不緊急”,左上角填了“緊急,不重要”,左下角寫了“不緊急,不重要”。
見朱元璋看得認真,朱標解釋道:“這就是兒臣獻給父皇的分憂之法?!?
朱元璋瞇著眼看了看,微微搖頭:“朕可沒看出什么。”
朱標笑道:“這是處理政務的一種次序,兒臣的意思是,父皇在處理政務時,可以先行處理緊急且重要的政務,然后去處理重要但不緊急的政務,之后是緊急但不重要的政務,最后是一些不緊急、不重要的政務。通過這種次序,可以減輕父皇的壓力,縱使這一日沒有處理完最后一些不緊急、不重要的政務,父皇也不必憂心忡忡。”
朱元璋明白過來,點了點頭:“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法子。”
有些雞毛蒜皮的事,確實不緊急也不重要,放在那里半個月也不耽誤什么事。可因為沒有次序,拿到什么奏折就翻閱什么奏折,導致許多不重要、不緊急的事占用了不少時間,而最后不得不熬夜,處理剩下的政務。
“但這個法子,是不是有個漏洞?”
朱元璋凝眸。
朱標回道:“父皇想說,誰來將諸多奏折分類是吧?”
朱元璋點頭。
這個法子不錯,但要執(zhí)行起來,必須有人給文書進行分門別類,還需要判斷好文書是不是緊急的,是不是重要的,是不是不重要的,不緊急的。
以前有中書丞相時,丞相實際上負責了這些事,只不過丞相的權力更大,不僅分門別類了,還將不緊急、不重要的事給處理下去了,不需要經皇帝點頭,若是丞相有點其他心思,甚至還可以將既重要,但不緊急的事給處理了,膽子更大一些,既重要也緊急的事,丞相也敢代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