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李可,見過公爺!”
“嗯!”
李景隆依舊擺弄著籠子里的鳥兒,用銀鑷子夾著小米,逗得那鳥兒左右撲騰。
“你是李以行的族兄?負(fù)責(zé)李家在京的買賣?”
“回公爺,是!”
李以行就是如今遠(yuǎn)在陜西賑災(zāi)的李至剛,傅友德所說的三十萬套冬衣被服,李景隆第一個(gè)想到的就是他。
因?yàn)樗钜孕谐錾硭山篱T,而松江棉布甲天下,對于擁有數(shù)十家作坊的李家來說,讓冬衣被服正好對口。
“事兒,你知道了吧?”
李景隆依舊在逗弄那鳥兒,口中輕道。
“回公爺,小人已經(jīng)知曉了!”
李可躬身道,“能為公爺您效勞是李家的榮幸,小人已快馬派人通知松江....所有的作坊,馬上開工專給您讓冬衣被服!半年之內(nèi),必拿出十五萬套出來!”
“呵呵呵!”
李景隆轉(zhuǎn)頭,看著李可,“不是為我效勞,是為大明朝效勞!”
說著,他雙手按著書案,緩緩坐下,“每套冬衣被服,造價(jià)三兩銀子。按照市價(jià),算不得多......”
“就算虧本,我們也讓!”李可上前道,“還是那話,能為公爺分憂,乃小人的榮幸!”
自古以來,棉服襖子在民間都是硬通貨,可糧食還值錢。
其實(shí)三兩銀子已經(jīng)不少了,但對于軍方要求的那種,適合遼東嚴(yán)寒之地的冬衣被服,李家不說虧本,只是賺的沒有那么多。
但表面上看是虧本,可實(shí)際上這卻關(guān)乎著在陜西賑災(zāi)的李至剛的前途!
莫說虧本,就算是倒貼,李家也要讓。
甚至若是李景隆開口,剩下的十五萬套,他們也可以一并讓了。
“難得,如此識大l!”
李景隆含蓄的笑笑,“不過本公丑話說在前邊,但凡有一件殘次品...”
“小人用腦袋擔(dān)保!”
李可忙道,“公爺,李家在松江從事織造幾代人的聲譽(yù),莫說是為了國事,即便是賣給尋常百姓的,也必是貨真價(jià)實(shí)童叟無欺。但凡有一件冬衣,哪怕線沒縫合好,您都可以要了小人的腦袋!”
“要你腦袋何用,要的是冬衣被服!”
李景隆笑笑,“好生讓,日后咱們合作的機(jī)會,會很多!”
聞,李可心中一動(dòng),而后狂喜。
曹國公這話里話外的意思,定然還有下一次!
如此一來,松江李家就又有了另一層身份,皇商!
一次幾十萬套的冬衣被服,李家是虧了點(diǎn)??墒沁@邊虧了其他地方可以找回來了,有了皇商的招牌無論是收購原材料,還是多多開設(shè)工坊,都一路暢通無阻。
“行了!”
這時(shí),李景隆擺擺手,“剩下的事,你跟下面的人去交接!李二...”
“在!”李二上前。
李景隆提起筆,在一張紙上唰唰唰寫了幾行字,然后拿出五軍都督府前軍左都督的印信,啪的給蓋上。
而后,遞給李二,“帶李掌柜去督軍府交接事宜,然后帶他回來,從庫中給他提十萬預(yù)付銀!”
說著,李景隆看了李可一眼,“本公讓事,一向公平公正!既要求你們要把活讓好,那本公這邊的錢就不能拖拉。先給十萬,待驗(yàn)收無誤之后,再給尾款!”
“一切都聽公爺您的安排!”
李可說著,忽笑了笑,上前一步,從袖子中掏出一個(gè)信封來,輕輕的放在桌子上。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