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謹(jǐn)行夫妻兩人帶著俊哥兒進(jìn)宮請安,顧莞寧留他們夫妻三人在椒房殿里用午膳。
散了朝的蕭詡也來了,進(jìn)了椒房殿,脫下龍袍換上常服,先陪兒女說話,然后親昵地詢問顧莞寧這半日過得如何。
像一個普通丈夫在外忙碌半日歸家一樣。
顧莞寧笑道:“大哥大嫂帶著俊哥兒進(jìn)宮來看我,我這半日高興的很?!?
三年守孝期未過,帝后俱在宮中,不宜出宮。也因此,顧莞寧已經(jīng)兩年多未曾回過定北侯府。見了娘家人,自是歡喜。
蕭詡立刻道:“你整日在椒房殿里待著,確實有些悶。以后隔些時日,便讓大嫂進(jìn)宮來陪你說說話。羅氏姚氏和大姐她們幾個,你也可以宣召進(jìn)宮作伴?!?
蕭詡口中說的,正是羅芷萱姚若竹顧莞華等人。她們幾個都是顧莞寧最親近要好的姐妹朋友。
顧莞寧笑著嗯了一聲。
蕭詡和顧莞寧閑話幾句,又笑著看向顧謹(jǐn)行夫妻:“大哥大嫂難得進(jìn)宮一趟,不必拘謹(jǐn)。像往日一樣說話就好?!?
夫妻兩人一起應(yīng)了聲是。
沒有外人,也未男女分席,午膳便如家宴一般隨意。孩子們難得有機會在一起玩耍,匆匆吃了幾口,便又?jǐn)y手出去了。
蕭詡難得見阿嬌阿奕興致這般好,笑著說道:“等過上一兩年,讓俊哥兒進(jìn)宮來做阿奕的伴讀。表兄弟兩個也方便時時親近?!?
“我們兩個倒是想到一處了,”顧莞寧抿唇而笑:“我已和大哥大嫂說過了。”
蕭詡沖顧莞寧眨眨眼:“這便是心有靈犀一點通?!?
已經(jīng)是老夫老妻了,肉麻起來還是和以前一樣旁若無人。
顧謹(jǐn)行暗暗抖落一身的雞皮疙瘩。一轉(zhuǎn)臉,見崔珺瑤目中露出羨慕向往,立刻低聲笑道:“我們夫妻也一樣心有靈犀?!?
崔珺瑤輕輕啐了他一口,目中滿是嬌羞的笑意。
……
當(dāng)日晚上。
帝后獨處時,蕭詡才低聲問道:“大舅兄今日特意進(jìn)宮,是為了何事?”
顧莞寧微微揚了揚唇角:“是受崔尚書所托?!?
蕭詡一愣,濃眉微挑:“崔尚書有何事請托?”
顧莞寧似笑非笑:“你不妨猜上一猜!”
蕭詡目光閃動,思忖片刻,然后露出一個了然的笑意,湊到顧莞寧耳邊低語幾句。
“雖不中亦不遠(yuǎn)矣!”顧莞寧笑了一笑,然后娓娓道來。崔尚書特意讓崔珺瑤帶進(jìn)宮的話,自然也一字不漏地說了出來。
蕭詡表情有些復(fù)雜,半晌才道:“果然是只老狐貍!”
可不是么?
退讓一步,便要換取更多的好處。一邊向帝后低頭示好,一邊理直氣壯地讓“崔家兒郎為皇上赴湯蹈火”……換之,就是為崔家兒郎要一份好前程。
顧莞寧也笑著嘆了口氣:“這個崔尚書,確實世故精明。偏偏讓人生不出惡感來?!?
蕭詡想了想,也笑了一笑:“罷了,他到底還算識趣。見勢不妙,已經(jīng)決意向朕投誠。只要他對朕忠心,朕提拔崔家兒郎倒也無妨?!?
崔尚書也確實養(yǎng)了三個好兒子。崔大郎崔二郎行事穩(wěn)重,崔三郎機智聰穎才學(xué)過人,都是可用之才。
顧莞寧思忖片刻說道:“此事不宜操之過急。等來年出了孝期再說。而且,在此之前,也得‘稍作鋪墊’,免得太過突兀,惹人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