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封太子典禮十分盛大,盛大得讓朝臣們?nèi)滩蛔岩?,陛下對此事已?jīng)蓄謀已久。
但大家都不敢說。
老王爺念完一篇長長的,寫滿各種對五皇子夸贊之詞的文章。由于夸得過于理所當(dāng)然,大家再次懷疑,這篇文章也是陛下自己寫的。
只有親爹,才能夸得出這些內(nèi)容,并且真心實(shí)意。
授皇太子金印寶冊,都是由陛下親自捧到五皇子手中,陛下對五皇子的看重與喜愛,已經(jīng)沒有絲毫的掩飾。
“眾臣參拜皇太子開始。”
“拜?!?
滿朝文武齊齊拜下,鼓瑟齊鳴,朝陽升起,照亮大成每一塊土地。
看著這些低下去的頭顱,云渡卿側(cè)首看向站在臺階下側(cè)的玖珠。
兩人四目相對,他握緊手里裝著皇太子金印的寶盒,朝玖珠露出一個(gè)溫柔的笑容。
這場他人眼里意義非凡的熱鬧,有她在,對他而,才是真正的意義所在。
懷王站在下首,他望著高階上的云渡卿,心潮如晨霧海浪,翻潮涌動之后,深深拜了下去。
站在他旁邊的安王,早就拜了下去,態(tài)度比文武百官還要積極。
“大哥?!卑餐跣÷曊f:“你說五弟頭上那頂太子冠,是用純金打造的,會不會很沉?”
懷王瞥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兄弟幾人里,沒誰把老二當(dāng)做對手,那都是有原因的。
拜禮行完,懷王瞥了眼站在安王身邊,一直沒有開口說話的靜王。
察覺到懷王的眼神,靜王朝他微微一拱手。
懷王嫌棄地移開視線,可別了,他受不起這個(gè)好三弟的禮。
見大哥不理會自己,靜王朝安王無奈苦笑一番,哪知安王眼神全落在云渡卿的太子金冠上,壓根沒注意他的表情。
靜王臉上的笑意漸漸淡去,他收起表情,抬頭看向臺階上,父皇正在為云渡卿整理太子禮冠。
無人在意他這個(gè)三皇子,是喜還是怒,甚至無人關(guān)心他的母妃,不久前由昭儀降為了婕妤。
無論好與壞,他永遠(yuǎn)都是墻角的雜草,路邊的石粒,不起眼,不被重視。
盛大的冊封太子典禮結(jié)束,除了皇上對太子的看重外,最讓京城女子津津樂道的,便是太子堅(jiān)持牽著太子妃走進(jìn)正陽殿這件事。
京城里的說書先生也緊跟時(shí)事,霸道王爺故事已經(jīng)變成了霸道太子。女客們最愛聽太子對太子妃如何溫柔體貼,每次只要講這些,說書人都能收到不少打賞。
當(dāng)然也有男客念叨說,霸道太子那么厲害,怎么也該有十個(gè)八個(gè)女子為他傾心才對。
可是他們的意見,在女客們大方的打賞中,變得不那么重要。
或許是現(xiàn)實(shí)中負(fù)心漢太多,當(dāng)故事里出現(xiàn)一個(gè)專情的男人時(shí),沒有哪個(gè)女客想讓他變得跟其他故事里的男主人公那般妻妾滿堂。
有男客嘲笑女客們天真,女客們反駁:“就連咱們大成真正的太子殿下都沒有納側(cè)妃妾室,故事里的霸道太子,怎么就不能只對一個(gè)女子專情?”
男客們被女客擠兌得啞口無,只好扔下一句“太子早晚會納妾室”,便在女客們憤怒的眼神中落荒而逃。
他們一邊跑,一邊還不忘搖頭,京城的女子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多彪悍,讓人招架不住。
兩位師父踏進(jìn)京都大門,就看到一個(gè)男人被身穿男子袍的年輕姑娘踢翻在地。
四周有不少男女鼓掌叫好。
“連老人的錢都偷,豬狗不如的東西?!?
衙差眼看著小偷挨了幾拳頭后,才扯開嗓子道:“勞煩大家都讓讓,我們把人帶去京兆府審問?!?
“辛苦差爺?!?
百姓們笑嘻嘻退開,還有人問衙差要不要割一斤肉回去。
“留斤肥瘦相間的肉給我,等我下了值,就過來取?!币晃谎貌钊×藥资腻X,交給屠戶做定金,押著小偷離開時(shí),還不忘提醒屠戶:“記得,要肥瘦相間的。”
屠戶笑呵呵的應(yīng)下,在攤子上割了一塊肉,放在貨架下面,扭頭見到兩位穿著道袍的女道長,就站在不遠(yuǎn)處,拎起一小塊下腳料扔給旁邊喵喵叫的流浪貓。
“兩位道長,若是要買瓜果蔬菜,請往里面走?!蓖缿粲糜秃鹾醯拇植冀聿亮瞬潦郑赶蚝竺娴慕窒?。
“多謝,我們二人到京中探親?!贝髱煾感辛说兰叶Y:“請問善士,明侍郎府該往何處走?”
“你說的可是出過兩狀元一探花的明家?”屠戶眼神一亮。
“正是。”
“師父請往這邊走,出了巷子往左轉(zhuǎn),再走兩條街,就到明家了?!蓖缿魺崆榈溃骸叭裟愠隽讼镒?,還不知往哪里走,隨便找人問問便知道了。”
“多謝善士?!?
“不謝,不謝?!蓖缿裟克蛢晌坏篱L走遠(yuǎn),小聲嘀咕:“不知是哪里的高人,看起來就是跟普通人不一樣?!?
吃完下腳料的流浪貓,在屠戶腳邊輕輕蹭著,他又隨手給它丟了一塊。
不再管小貓,他扯著嗓子叫賣:“為慶賀陛下今日冊封太子,凡在我這里買五斤肉者,送筒子骨一根?!?
天氣漸漸熱了起來,肉早點(diǎn)賣完好。
感謝陛下冊封太子,他們做生意的,又有了把東西賣出去的新借口。
大師父站在街邊,看著布坊門口,掛著紅綢,上面寫著“賀太子殿下冊封大典,本店新布一律八折”的字樣。
就連街邊買菜的大嬸,都以冊封太子的理由,讓菜販多送了她一塊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