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師和第一師一樣,屬于國民軍的絕對主力部隊,下轄的偵查騎兵營也是滿編的,不過由于國民軍的騎兵部隊極度缺乏戰(zhàn)馬,甚至合格的騎手也沒多少,所以這國民軍的騎兵和北洋軍的騎兵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北洋軍的騎兵團是有著三個騎兵營,每個騎兵營下屬四個騎兵連,每個騎兵連大約在五六十人左右。這個是屬于典型的大團小連制,和現(xiàn)今列強騎兵部隊中小團大連制剛好是相反的,列強軍隊中,尤其是步兵師屬騎兵團,一般是采取一個團下屬三到四個騎兵連,然后每個騎兵連下屬兩百到三百騎兵。
國民軍起源自新軍第十鎮(zhèn),騎兵部隊也是從黃安源的那個騎兵營發(fā)展起來的,采取的編制也是和北洋軍一樣的小連編制。每一連只有五六十騎兵,然后偵查騎兵營下轄四個騎兵連,加上機炮連的話,大約有三百多的騎兵,武器上除了騎槍外還配屬了輕機槍和六十毫米迫擊炮。
但從兵力上說,國民軍的師屬偵查騎兵營就相當于三分之一個北洋軍的師屬騎兵團。
這樣一來,國民軍的師屬騎兵力量不管是在數(shù)量還是在質(zhì)量上都不能和北洋軍相比較,所以很多時候國民軍就沒把騎兵當成主力部隊參與到作戰(zhàn)當中來,更多的是當成了偵查部隊。這個從命名就可以看出來,這個騎兵營并不是師屬騎兵營,而是師屬偵查騎兵營。偵查才是這支騎兵營的主要作戰(zhàn)目標,而不是和敵軍進行騎兵沖鋒戰(zhàn)或者大規(guī)模戰(zhàn)斗之類的。
傍晚時分,第二師的偵查騎兵營3連2排的一支偵查小分隊正在的騎著馬小跑,他們是從師部駐地出來后,就一直往北前行,現(xiàn)今已經(jīng)差不多往北走了十多里,已經(jīng)接近南京郊區(qū)了。
行進中,前面的中尉排長卻是突然舉起了手,后面的十余騎一看立刻就是停了下來,隨即一個少尉上來輕聲問道:“李兄,怎么了,是不是有情況?”
中尉排長冷著臉,也不說話而是用帶著皮手套的手拿著馬鞭指了指前方,少尉騎兵軍官順著視線望去,此時的天色已經(jīng)有些灰暗,視線也不太好,他略微看了看也看不出什么來,而后他就是拿起了掛在胸前的望遠鏡。
當他從望遠鏡里看過去的時候,面色也是沉靜了下來,隨后放下望遠鏡對中尉排長道:“李兄,看來我們是找到北洋軍了!”
李中尉依舊面色冷峻的點了點頭,發(fā)出了略微嘶啞的聲音:“沒錯,如果我估計的不錯,那邊至少是一支近千人的大部隊,而且很有可能是北洋軍的前鋒部隊!”
李中尉這時候拿起了紙筆,把周圍地形和其他情況記下了后道:“走,我們回去,不要驚動別人!”
李中尉帶著的這一排騎兵人數(shù)不過二十,如果驚動敵人的話對方派出騎兵部隊來追那么就可能有麻煩,現(xiàn)在最重要的可不是騷擾敵人之類,而是要把這個情報給帶回去。
不過他的話音剛落下,邊上的少尉軍官突然臉色大變,李中尉臉一沉:“怎么回事?”
少尉軍官臉色有些驚慌:“他們,他們發(fā)現(xiàn)我們了!”
李中尉順著少尉軍官指著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見了有一股小煙塵從遠處卷起,趕緊拿出望遠鏡一看,只見一片穿著青灰色軍服的北洋軍騎兵正朝著他們疾馳而來,而且這人數(shù)至少也是七八十人。
李中尉一下子就大致估算出了敵人可能是一個騎兵連的兵力。
一排對一連,李中尉并沒有什么英雄主義更不喜歡做一些讓自己送死還得不到什么價值的侍寢,所以他立即撥轉(zhuǎn)馬頭:“撤!”
隨著他一聲令下,這一行人十七八騎就是快速的向南方疾馳而去,而他們的身后則是有著六七十個北洋騎兵朝著他們追來,兩者一追一逃之下,距離并沒有被拉近多少,而慢慢的,這兩支騎兵部隊就是隱沒在夜色當中。
北洋軍的騎兵在追了一段路后由于夜色加深,他們也害怕過于南下的話會鉆進國民軍的主力部隊里頭,所以就折返了,這兩支小規(guī)模騎兵的接觸,也是北洋軍和國民軍的第一次正式接觸,盡管這兩支部隊都沒有展開交火,但是卻都給了己方的指揮官一個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敵人已經(jīng)不遠了。
馬成得知敵人就在二十里之外的時候,一方面是琢磨著是不是該主動出擊,先把敵軍的這股先頭部隊給打掉,另外一方面也是向杭州方面匯報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