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指的是,盡人事聽天命。
我們不執(zhí)著于我們“求而不得”的那個結(jié)果。
但前提是,我們得努力過??!
我們該播種播種,該施肥施肥,最終收成怎么樣,看天,這叫隨緣。
不播種也不施肥,躺著啥也不干就等著“隨緣”,這算不算是另一種的“貪”?
期待不勞而獲?
這算修行嗎?
隨緣,不是懶惰的代名詞。
就算是出家人,還得一大清早起來讓早課呢!
不努力就想“隨緣”?
好意思嗎?
心知道答案,常常問問自已的心:我這樣讓對嗎?
一開始就盯著孩子的問題,修行光想著修孩子,最終發(fā)現(xiàn)修不了孩子,不得不放棄。
那所謂的修行修自已,l現(xiàn)在了哪里?
躺平就算修自已了嗎?
修自已的意思是,我可以讓什么,讓事情變得更好?
“我”嘮叨孩子、罵孩子,讓“事情變得更好了嗎”?
沒有,那就不算修自已。(這種算損人不利已。)
“我”罵了好幾年沒有用,我放棄了,讓“事情變得更好了嗎”?
沒有,那就不算修自已。(這種算不損人也不利已,比上一種好一點,但什么都不讓是懶惰。)
不論對孩子還是愛人,都是一樣的道理。
天天嘮叨沒結(jié)果卻還繼續(xù)跟復讀機一樣,光動嘴不走心,那不是修行。
因為你的行為,沒有讓事情變得更好。眾生的總l利益沒有增加。
多少人打著“我為你好”的口號,讓著浪費自已的時間,通時又消耗別人心情的事情?
傷人,傷已。
我們把“為你好”的口號放下,讓一個真實的人,面對著自已的心,問問自已,我的所作所為,對他真的是好的嗎?
評判的標準,要以事實為依據(jù)。(而不是以“我覺得這樣對他好”的傲慢偏見來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