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天,琪兒竟然給我打了個電話。
好久好久沒聯(lián)系了。
久到恍如隔世。
“最近好嗎?”我問。
“還那樣吧,三個孩子的寶媽,還能有什么好樣子嗎?”她道。
“你有三個孩子啦?!”我驚呼。
“嗯,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彼?。
我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只好道了聲恭喜。
她打電話,只是想發(fā)發(fā)牢騷。
“我家老大不愛學習,唉,風水上調(diào)整了,也好點兒有限。”她嘆了口氣道,“真不知道該拿他怎么辦。”
“那他愛干什么?”我問。
琪兒失望的回復道:“他愛發(fā)呆……”
愛發(fā)呆……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已的天賦和使命,不一定都是愛學習的。
愛發(fā)呆這個……還挺特別。
我只能安慰她道:“印度有一位叫薩古魯?shù)蔫べな?,他是一位著名的覺醒者。
他曾說過,他以前非常喜歡發(fā)呆,他經(jīng)常盯著某個東西就出神了,一盯就是幾個小時。
有一段時間,他常常一天一天在發(fā)呆中度過。
因為太愛發(fā)呆了,很多人以為他不太聰明。
其實,他只是經(jīng)常進入到?jīng)]有時間的狀態(tài)里。
但最終,他以非常優(yōu)異的成績大學畢業(yè),成為了世界著名的詩人、作家、開悟者。
我們不知道每個孩子的使命,既然能努力的都努力過了,那就祝福他吧。
每個人都不一樣,孩子又不是模子印出來的。
我們總不能用學習成績這一個標準,來衡量所有的孩子?!?
琪兒那邊無奈的笑道:“你還真會安慰人?!?
我澄清道:“這是真事兒啊,你可以去搜一下薩古魯?shù)纳健?
再說了,愛迪生小時侯不也笨的被退學了嗎?
這并不耽誤他后來成為著名的發(fā)明家。
每個人都有自已的人生軌跡。
孩子比大人有靈性的多。
尊重他就好了?!?
顯然,琪兒并不是很能聽得進去。
唉,如果只以學習成績?yōu)闃藴?,那這個世界可能就沒有愛迪生了。
一個只上了3個月的學,就被勸退了的“笨孩子”,能有什么出息呢?
沒有這個“笨孩子”,我們的世界,可能會少了很多光明。
我們眼中的“笨孩子”,不一定真的是孩子笨,也有可能是我們笨,我們理解不了天才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