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封封寄到他們手中的家信,讓他們明白,自己究竟是在為什么打仗。
“喝??!大家怎么不喝?這大喜的日子,干嘛一個個都愁眉苦臉的?”
段至貴沒經(jīng)歷過奉軍的變革。
此刻見到那些奉軍將領(lǐng)都只是端著酒杯,臉上沒一點的喜悅,頓時就納悶起來。
站起來笑著230帶著節(jié)奏
可是突然卻發(fā)現(xiàn),在座的沒一個理會他的。
段至貴有點錯。
難道大帥沒和他們說自己的身份?
“大帥,天海城一戰(zhàn)之后,我手里面壓著三百張信,沒人給了?!?
一個旅長仰頭將手里面的酒一飲而盡。
“我也是,以前打完仗,死了兵,感覺也沒什么??墒沁@一次”
另一個旅長苦笑著搖頭,將酒杯放在了桌子上。
喝不下去啊這酒!
太辣了!
每一天他手下的團長都會過來和他說。
“旅長,要不寫封回信給他們家里人吧。總好過時不時的朝看咱這里寄信來。”
他拒絕了,然后說了一句他前面幾十年可能都沒說過的話。
“留看吧,讓活下來的戰(zhàn)士每天抽出一點時間,給認識的,已經(jīng)沒了的兄弟家里回一封。這信,是希望?!?
或許那些等候在家里的人,內(nèi)心都知道。
可能在這一戰(zhàn)中,自己的兒子或許戰(zhàn)死了。
本以為部隊返回各地駐守之后,奉天三省的百姓都會去軍隊確認一下自己家的娃還活沒活著。
可是讓他們這些將領(lǐng)錯聘的是。
這數(shù)日以來,除了這些家書之外,沒有一戶百姓前來詢問過。
那一刻,他們這些原先只想著當(dāng)官發(fā)財?shù)拇罄蠣攤儯伎蘖恕?
這樣的信任和包容是他們以往從未體驗過的。
而在戰(zhàn)爭之后的報紙,有著這么一句話。
“天海城下理忠骨,唯有家書祭英魂。兒郎參軍出征日,父母勿念頭勿回。
段至貴端著酒杯,一時間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我說各位將領(lǐng),你們都是英雄,可是這戰(zhàn)場打仗,哪有不死兩個人的?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我們要往前看才對
啊。”
段至貴打著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