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文點了點頭,笑道:多謝兄臺關心,不過我真的沒有想法,畢業(yè)會本來的目的就是讓大家聚聚,展望一下未來,這種策劃應該交給李兄這樣在這方面有天分的人來做,而不是要我這個什么都不懂的人來出主意。
李煥文接話道:集思廣益嘛!
湯文正色道:集思廣益沒錯,我也知道你們讓全班同學都拿出策劃來,對我們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也是一種鍛煉,但所謂因材施教,各展所長,善于導演的就通篇布局,善于演戲的就表演小品,愛唱歌的就唱歌,愛跳舞的就跳舞。
所以我認為,這樣的策劃方案只能給愿意去想去寫的同學考慮,可你們這種以強迫的方式讓我們每個人都去寫是一種錯誤。
這就好比逼著演員、歌手、舞者、觀眾都去做導演的事一樣,其結(jié)果就是讓無數(shù)的失敗的策劃去充當炮灰,去襯托真正有導演才華的同學。
如此以來,鍛煉大伙能力的目的就沒有達到,反而增加了有導演才華比如李煥文師兄這樣的人的驕傲自滿的內(nèi)心,打壓了一些在其他方面有才華的同學的信
好比讓李煥文師兄和巴喬比賽踢球,那你會去嗎同理代入,要我這樣的對策劃晚會一點都不明白的人,來和你比策劃,你會有勝出的快感嗎
而我之于畢業(yè)會,能做的就是作為觀眾欣賞各位策劃出來的晚會,欣賞各位有才藝的同學的表演。又或者上臺和大家伙說說心里話,唱個歌什么的,與即將分別三年的同窗們聊聊將來,為大家祝福。
如果按照你說的說法,那你的特長一定是唱歌或者是上臺演講咯李煥文咄咄逼人,他一直隱藏著針對湯文的內(nèi)心也在這一句下表現(xiàn)了出來。
如果是專業(yè)晚會,那表演者也要求專業(yè)。我說的那些就能成立,但這是我們初三四班的畢業(yè)會,表演者的目的不是把最好的節(jié)目展現(xiàn)出來,而是一種同窗情感的交流。所以我說要上臺唱歌或者講些什么,并不代表我就擅長這些。
而策劃畢業(yè)會則和這個不同,一場五十多人地活動,無論是不是專業(yè)。如果沒有一個擅長的人來組織策劃,那很容易讓現(xiàn)場失控,讓畢業(yè)會失去作為表達同學情感的平臺這個作用。
李煥文剛才的那句質(zhì)問相較于湯文現(xiàn)在平緩有力地反駁,多少顯得有些氣急敗壞。這兩人口才的高低也立即分了出來。
這些話說完,全場安靜,想幫助李煥文的粉絲們?nèi)紗】跓o。
李煥文也愣在那里站著,湯文的話讓他不知道該說什么,他的眼睛看向譚魚頭。希望這位老師能夠替他解圍,畢竟讓全班每一個同學寫策劃是譚魚頭也答應了地。
張雅緊張的看向譚魚頭,她知道譚魚頭同意了李煥文的提議,而這位老師一直都很支持湯文,現(xiàn)在,湯文的話里連譚魚頭都反駁了,不知道結(jié)果會如何,她很是擔心。
好!一直沒有說話的譚魚頭在這安靜的氣氛下,第一個拍起了巴掌,贊同道:阿文說得好……
張雅微微一笑。放下了心。其他幾位男生班干部也覺得湯文所說的無法駁斥?,F(xiàn)在見老師都稱贊了,忙隨聲附和。
李煥文目瞪口呆,他想不到這譚老師竟然主動贊揚湯文,而不去提自己也答應了提議這件事,真是相當無恥。
可他剛想到這里,又聽見譚魚頭說道:是我疏忽了,我和李煥文同學一樣。同時想到了讓班上每一位同學都寫一篇策劃案。只是習慣性考慮了統(tǒng)一的方面,而忽略了每個人的特長和個性。阿文,你真的很不錯,思維總是比一般人要開闊……
聽了這番話,李煥文不僅說不出話來,連心里地念頭也沒了,腦子里只剩下一片空白,半響之后,才尷尬地笑了笑,道:嗯,阿文說得對,是我考慮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