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劉備的輩分問題,實則是一樁未解之謎。
因為自其祖劉貞失去爵位之后,劉備這一支就徹底失去了進入史書的資格,難以查其譜系。
至于演義中排的輩分,那純屬臆造。
畢竟在漢武帝施行推恩令之后,劉氏列侯便被大半消減。
不可能會出現(xiàn)演義中記載劉貞后代又全是侯爵的情況。
而且在演義排的輩分,劉備是劉協(xié)的五世孫輩,也不可能被認為是皇叔。
因而當劉協(xié)招來宗正劉艾詢問劉備譜系之時,劉艾查閱族譜,得出的結(jié)論只有四個字——已不可考!
面對此事,劉協(xié)自是眉頭緊皺,連忙問道:
“宗正此何也,劉備既是宗室之后,何已不可考?”
劉艾見狀,便即躬身一拜道:
“啟稟陛下,非臣不盡力,實是中山靖王劉勝共生一百二十余子!”
“唯有其子劉貞,封于中山國陸成縣侯,后因獻金不純,失其侯爵,貶為庶人。”
“其后人于涿郡長居,劉備祖籍涿郡,多半出于此支,若要查其一脈,須遣人往涿郡詳查?!?
“于皇宮內(nèi)庫所載族譜,卻無此記載!”
這里自是得提一句皇家族譜的發(fā)展歷程。
實則皇家族譜也是在不斷更迭進步的,其先創(chuàng)立于周朝,為的是奠系世,辨昭穆。
其后秦朝建立,創(chuàng)建宗正一職,專門管理族譜。
可這個時代皇家族譜的作用只有一個,那就是辨別皇室的嫡庶之別、親屬遠近,防止旁族別支冒入。
如果有爵位在身,那自然會記入族譜。
可沒有爵位在身,那基本上已經(jīng)失去了宗室的身份,沒有宗室繼承權(quán),后代自然就沒記載的必要。
像劉備這種狀況,就是屬于主支之外的旁支,只能算是宗室之后,算不上宗室,不在劉艾這個宗正的管理范圍之內(nèi)。
這種族譜的記載情況,直到唐朝之時,方才改進。
到了宋朝,才開始設立專門宗正寺,有專門的官員和機構(gòu)負責編修。
所以此時的劉艾才會給劉協(xié)一個無從可考的結(jié)論。
意思也很明確,劉備即便是宗室之后,也是一個八桿子打不到的后代,只是遠親。
可劉協(xié)之所以要查族譜,就是存心認親拉進關(guān)系,劉艾這個答案自然不能讓他滿意。
思慮之間,他看向董承與伏完道:
“劉備祖籍涿郡,如今卻無從可考,二位愛卿以為當如何論之?”
二人見狀,也知劉協(xié)之憂,現(xiàn)在劉備的使者近在眼前,拉攏劉備要趁現(xiàn)在。
若是現(xiàn)在派人去涿郡查族譜,那黃花菜都涼了。
故而他們需要想個辦法來給劉備定個身份。
伏完是世家出身,心知此事不合禮制,自是皺眉不語。
反倒是董承聞,便即對劉協(xié)笑道:
“陛下,依臣之見,涿郡路途遙遠,來回須得半載之久,現(xiàn)在派人已不及時!”
“既是宗正也知劉貞世代居于涿郡,劉備又是涿郡之人,不妨待使者來時,問起劉備先祖,若果是劉貞,便知劉備亦是宗室之后?!?
“陛下可下詔恢復劉貞陸成縣侯,又以劉備之功,遷其陸成縣侯,襲其祖爵。”
“如此,即可表劉備之功,亦可彰陛下之德!”
他這個辦法亦是權(quán)益之計,既是劉備祖上已不可考,索性來個跨代繼承。
先恢復劉貞爵位,再讓劉備襲爵,那劉備自然而然就成了可認定的漢室宗親。
雖然仍是遠親,可封了列侯之后,卻與劉表劉璋等人等同。
自也可以完成劉協(xié)拉攏劉備的目的。
劉協(xié)聽聞此,自是大喜道:
“愛卿所極是,朕自當如此行事!”
如此商議之后,劉協(xié)心里有了底,便下詔劉曄入朝來見。
而同一時間,曹操府內(nèi),聽著劉曄已經(jīng)懈怠玉璽前來,又看了程昱書信,不由撫須嘆道:
而同一時間,曹操府內(nèi),聽著劉曄已經(jīng)懈怠玉璽前來,又看了程昱書信,不由撫須嘆道:
“劉備福緣何以如此深厚,先得吾麾下大賢秦子瑄?!?
“今又得一劉子揚,亦是通達之才!”
“兼之如今又取淮南,聯(lián)結(jié)劉寵、呂布,來日若叫其取了江東,可當如何制之?”
如此說著,他心中自是氣悶不已。
心想一個秦瑱已然麻煩十足,現(xiàn)在又加上劉曄,著實讓他感覺棘手。
當下又招來一黑衣文士問計。
只見其高冠長須,雙眸上挑,顴骨高聳,容貌頗為嚴肅。
此人,正是曹操麾下新晉軍師,荀攸,荀公達。
要說荀攸其人,實則早就已經(jīng)加入了老曹麾下。
其之前本欲入蜀,擔任蜀郡太守,可后來因為蜀中賊亂,被攔在了荊州。
后戲志才去世,為補充戲志才的空缺,荀彧便舉薦郭嘉加入了曹操麾下。
可曹操思慮一人不夠壓制秦瑱,就又寫信將荀攸給招入麾下。
奈何彼時秦瑱已成氣候,荀攸來了之后無處施展,便由曹操先表奏為汝南太守。
這一次至汝南見了秦瑱之后,曹操歸來便時常嘆息,猛然想起了這個被閑置的大才,便將其招來頂替了秦瑱之缺。
聽得曹操罷諸事,荀攸便即搖頭道:
“明公,恕在下直,如今劉備已成氣候,內(nèi)有秦子瑄統(tǒng)管諸事,外有徐元直、關(guān)云長等駐守于外!”
“又兼如今江東大亂,早晚必被劉備所取,我軍已是鞭長莫及,只可和之,不可圖之!”
曹操一聽這話,自是皺眉道:
“吾如何不知此事?然則劉備、呂布一東一南,又有袁紹、劉表在側(cè),不圖淮南,又能圖謀何處?”
隨著劉備崛起,曹操的計劃可算是徹底打亂了。
因為荀彧和秦瑱曾給他規(guī)劃過一個路線,彼時袁紹在河北稱霸已成定局,而他們在兗州之地四面皆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