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高端局打多了,現(xiàn)在胖子覺得一個人皮燈籠倒也不是不能接受,畢竟他和醫(yī)生曾經(jīng)過黃家古宅任務(wù)時,也曾親眼見過一口人皮鼓,人皮繃鼓和人皮做燈籠想來也差不多,都是萬惡的舊社會留下的一筆血債。
但從醫(yī)生的態(tài)度看,這里面的事情好像要比自己想的更復(fù)雜一些。
祝捷目光晦澀,暗罵一聲,“這下糟了,真的是洛女盞……”
胖子聞追問:“怎么,這人皮燈籠為什么叫洛女盞,還有,這盞燈籠有什么說法嗎?”
唐啟生在得知他們暫時不會死后,神色也沒有那么惶恐了,低聲答道:“你有所不知,這人皮燈籠之所以得名洛女盞是有原因的,此燈起源于神都洛陽,相傳是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夏桀所創(chuàng),此人荒淫無度,暴虐無道,《竹書紀年》有載,他筑傾宮,飾瑤臺,作瓊室,立玉門,窮奢極欲無所不用其極,尤好從各地搜尋美女,藏于后宮,日夜糾纏相伴飲酒作樂?!?
“據(jù)說后宮中有一位美人膚若凝脂,很受夏桀寵愛,不過有一日夏桀飲酒時突然發(fā)現(xiàn),此女的手臂上多出了一道傷痕,夏桀見狀痛哭流涕,認為此女本是人間美玉,可如今卻有了瑕疵。”
“痛苦之余再看向下面醉酒行樂玉體橫陳的眾多美人,不禁發(fā)愁到若是這些美人也受了傷,豈不暴殄天物?!?
“于是他索性下令,在這些美人受傷前將他們?nèi)抠n毒酒毒殺,然后命人小心剝下這些美人的皮,再尋來能工巧匠,將這些人皮撐起來,精心打扮成美人們活著時的模樣,立與他的寢宮中,這樣他便能日夜欣賞。”
“可日子久了,他又嫌棄這些美人摸起來沒有溫度,而且容貌晦暗,不近人氣,這時一位民間匠人毛遂自薦,說他有辦法,他將一件件人皮掏空,打磨纖薄。里面用纖細的竹篾條撐起,然后在其中放入一根大紅蠟燭,纖薄的人皮透光,這樣在夜里看,這些個“美人”一個個容光煥發(fā),流光溢彩,與活著時并無兩樣,夏桀大喜,下令重賞了這位匠人?!?
聽了唐啟生的解釋,胖子又恨又懼,恨的是這位夏桀真是沒人性,視人命為草芥,恐懼的是這個故事本身,他才不信那些個經(jīng)過改良的“美人”能與活人一樣,而且夜里將這些“美人”擺在寢宮里看著,他不害怕嗎?胖子只是想想那個場景就后背發(fā)涼。
可沒想到,唐啟生的話還沒有說完,他頓了頓繼續(xù):“這還不算什么,真正離奇的是后面的故事,據(jù)傳從此之后夏桀氣色愈發(fā)紅潤,而且就待在寢宮中,一睡就是7,8個時辰,有人問是何故,醒來后的夏桀哈哈大笑,指著附近的“美人”說是這些美人剛剛在和他嬉戲,還不肯放他離開,一旁侍候的仆人聞嚇得兩股戰(zhàn)戰(zhàn)?!?
“夏朝滅亡后,有從宮里逃出來的人說這些“美人燈”詭異非常,擺放以及朝向方位都大有講究,比如說兩盞燈之間不能離得太近,否則夜深人靜時能聽到女人間的竊竊私語聲,也不能離得太遠,或是單獨擺放,否則夜里會見到有人影游蕩。”
“還有傳聞?wù)f那位民間匠人是位妖道,他將這些美人的魂魄封印在了燈中,不過真相究竟如何,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可考證了,而且那些“美人燈”也隨著夏朝的滅亡被埋入了歷史的塵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