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芬道:“咋沒有?我一看到針線就害怕,你看我這手,都扎了好多個針眼了,我這次是偷偷溜出來的,你別告訴別人啊?!?
杜榆聽了好笑,不過也趕緊點頭,玉芬看著杜榆坐在槐樹下面,手里拿了一個竹竿子,是要趕鳥雀的。
“你啥時候?qū)W的字,我咋不知道啊?!庇穹覇柕?。
杜榆說道:“我爹和哥哥都會,我就跟著學(xué)會了唄?!彼麄兗业那闆r,這村里都知道。也不用可以隱瞞。
不過,不會是上次去白馬寺的事情,被人知道了吧。這事兒他們沒有對外面說,反正他們?nèi)疑舷戮投疾皇悄欠N大嘴巴的人。私底下賺了錢就成了,何必弄得大家都知道?而且她一個女孩子,被人說道也不怎么好的。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她可不想當(dāng)那出名的人。
玉芬心里是羨慕加嫉妒,雖然她爹是里正,家里比別人家都有錢,可是她還是大字不識一個呢。
他們家除了他哥哥認幾個字以外,他爹也認得幾個字,其他的都是大字不識一個。
玉芬覺得自己啥都比杜榆強,可是現(xiàn)在她不識字,就比杜榆不強了。
就這樣,玉芬也只是心里酸了酸,也沒有說,要跟著杜榆學(xué)認字,畢竟從小的教育是,女子無才便是德。讀書識字不是她們丫頭該做的事兒。
可是聽到杜榆承認她會識字,玉芬心里還是忍不住嫉妒了。
總覺得現(xiàn)在自己低人一等了!杜榆一看玉芬的表情,就知道她在想啥,這個小姑娘啊,就是太要強,見不得別人比她好,自己要是讓她跟著學(xué),她肯定覺得自己小瞧了她了,所以杜榆才不會那么不討人好呢。
讓這小姑娘自己去自我調(diào)節(jié)吧。這小姑娘很快從打擊中恢復(fù)過來,笑著對杜榆說道:“我們家中秋的時候,有西瓜能吃,沙瓤的,特別甜,我爹說今年雨水少,所以才會那樣的。”
意思是說,我家有西瓜,你家沒有,你羨慕吧。
杜榆為了讓這小姑娘的虛榮心得到滿足,就很夸張的說道:“你們這個時候還有西瓜,真是了不起!”
“那是!還是我爹從秦員外家里得來的呢,秦員外知道不?就是你們家杜柳在的那個員外家里,他家可有錢呢,屋子又大又寬敞,還到處都是好看的花,還有亭子,還有橋,還有那種紅色的魚,人家一間屋子里的柜子比我們的房屋還要大,秦家的主人都穿的特別好,都是綾羅綢緞,頭上帶的都是金子做的首飾,還有手上,帶了好幾個金戒指,亮的閃眼睛。
吃的東西也好,他們還吃那種紅色的米,說叫啥胭脂米,特別好吃。還有點心和糕點,我從來都沒有吃過?!?
玉芬一個勁兒的描述在秦家的見聞,好像那里是天堂一樣。
“你還去過秦員外家里?”杜榆問道,這個話題玉芬肯定喜歡。
果然玉芬就接著很興奮的說道:“當(dāng)然去過!你不知道吧,咱們村里的水車,就是秦員外家出的錢做的呢,我爹就進去跟秦員外道謝,然后說咱們村里收成好了,我就跟著我爹去了,到那里,我都不敢隨便亂動,不過大家見到我都很喜歡我。說我長得好看呢?!庇穹也煌詰?。
“就是他們家好奇怪,有人還叫姨娘,我們叫娘都叫娘,他們竟然叫姨娘,你說奇怪不奇怪?”玉芬說道。
那個小孩兒還是那個姨娘生的呢,怎么能叫姨娘不叫娘呢?
到底是在鄉(xiāng)下長大的姑娘,估計是第一次進那種大戶人家,所以不懂這里面的規(guī)矩,杜榆好心為她解釋,“只要不是正房太太生的,都得叫生母為姨娘!”
玉芬忙道:“那得多吃虧啊,一輩子郁悶死了,你怎么就知道?”
杜榆道:“書上都有講的,大戶人家,所有的孩子都得叫正房為娘,別人只能叫姨娘。不然就是壞了規(guī)矩,是要被罰的?!?
“嘖嘖,這樣你一說,這大戶人家也沒有啥好的。”親生的不叫娘,這有什么好的?要是有人不讓自己叫自己的娘為娘,她肯定不干。她非得鬧翻天不成!
玉芬回去就把這個事兒告訴了她娘,玉芬娘就說道:“你個小孩子家家的,知道這個干啥?你才多大?懂個啥?”
玉芬道:“我去杜榆那里,上次從秦員外那邊聽了,覺得奇怪唄,就跟杜榆說了。”
“你是說,是杜榆告訴你的?”玉芬娘問道。
玉芬點頭,“她說她從書上看到的。娘,是不是真的啊?!?
作者有話要說:西瓜,今天出去買了西瓜了,三塊錢一斤!不過挺甜滴。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