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不光名字里有個“建新”,長得也有點像老三,跟老三的個子差不多高,比老三單薄一些,皮膚也比老三黑一些,背沒有老三那么直。但他們兩個有個共同特點,就是笑起來的時候,整張面孔都積極投入進去。眼睛一瞇縫,就顯得眼睫毛特別濃特別黑。鼻翼旁有兩道笑紋,使笑容格外有感染力。
靜秋他們四個老師先坐汽車經(jīng)過k縣縣城到嚴家河下車,然后就走路進付家沖。小周開著小拖進山,從k市八中到k縣縣城,再到嚴家河,然后到黃花場,最后到農(nóng)場,大約有六、七十里地。當(dāng)兩軍在山后會合時,幾個人還唱起了里的曲子,反正山上沒人,平時敢唱不敢唱的現(xiàn)在都可以放開嗓子大喊幾聲。
因為還有段路沒修通,小拖只能停在隊上的窯場那里,幾個人來來回回跑了好幾趟,才把車上的東西運到農(nóng)場。
農(nóng)場的幾間房子還才粗具規(guī)模,屋子里是泥土地,還沒整平,都是土疙瘩。窗子上沒玻璃,也沒遮擋的東西,只好用個斗笠遮住。床就是一個土堆,上面放了幾塊木板。門閂也沒有,靜秋和趙老師住一間,兩人晚上就用一根大樹棍斜頂住門。
幾個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造個廁所,也就是挖個坑,上面搭兩塊板子,然后用一些高粱桿子扎成排,擋在四周。傳說這一帶山上有一種動物,當(dāng)?shù)厝朔Q“巴郎子”,專愛夜間出來襲擊出恭的人,上來就用長滿了刺的舌頭舔人的屁股,然后就把腸子挖出來吃掉。因為害怕“巴郎子”,大家上廁所的時候,都提把斧頭。
到了晚上,大家都盡量不上廁所,實在要上,男的就跑到屋后解決一下。靜秋晚上總要上一兩趟廁所,又不大好意思在屋后上,只好提著斧頭到一兩百米外的廁所去。
小周就住在房子同一邊靠前門的地方,如果不關(guān)門的話,靜秋出去他就能看見。靜秋很快就發(fā)現(xiàn)她每次從廁所出來往回走的時候,總能看見小周站在路邊抽煙,站的位置恰好在一個既不會使她尷尬,遇到情況又能即時跑上來救命的地方。她從他身邊走過,兩人打個招呼,一前一后回各自的房間去。
剛?cè)サ哪切┨?,山上也沒什么菜吃,大家就把自己帶去的私菜拿出來一起吃。天晴的時候,大家出去挖野蔥野蒜回來吃。下了雨,就到山上去撿“地間皮”,洗干凈了炒出來,有點像黑木耳。每次出去挖蔥撿“地間皮”,走著走著,趙老師跟簡老師就走到一起去了,靜秋就掉了單,但過一會兒,小周就會找來了,跟她一起撿“地間皮”。
鄭主任雖然家就在山下,但也堅持跟大家一樣住在山上,每星期才回去一次,有時就從家里帶些蔬菜來給大家吃。靜秋管伙食,想付他錢,就問他多少錢一斤,鄭主任說是“兩角一分八一斤的菜”,說著就把兩腳分開,做個拔菜的姿勢。(全本小說網(wǎng))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