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號,上午。
從臺北松山機場走出來。
林嘉竣心中,百感交集。
前世今生相加,他是第一次踏足臺灣省。
撲面而來的年代感,讓林嘉竣有一種錯位時空的感覺。
相比此時的香江半島,臺灣民眾的穿衣打扮,稍顯得保守一些。
能感受得出,這個時候的臺灣,民風仍舊有些質樸。
還有,現(xiàn)在的臺灣人,說話并不像后世的灣灣那樣裝腔作勢,故作嗲態(tài)。
大家說話,就是正常的國語,語氣語調也都是正常。
偶爾有一些本地原住民,會使用閩南語交流。
感受著眼前這一切,林嘉竣十分感慨。
也不知道日后的那些灣灣,怎么會突然變成那鬼樣子的德行。
特別是日后的那些灣灣藝人,除了少數(shù)極個別人外。
其余大多數(shù)人,說話演戲,渾身上下,從頭到腳,無不透著一個‘假’字。
令人無語。
阿竣,第一次來臺灣,感覺怎么樣喜歡這里嗎
王組賢的問話,把林嘉竣從紛亂思緒中拉了回來。
她的語氣略顯興奮,眼神里滿是對林嘉竣答案的期待。
說起來,王組賢已經(jīng)半年多沒有回過家,此時回到臺灣,心情難免高興。
林嘉竣點點頭:嗯,挺好的,我喜歡現(xiàn)在的臺灣。
王組賢自然聽不出林嘉竣話中的深層含意,只當男朋友是因為自己愛屋及烏。
她瞄了眼周圍和身后,突然伸出左手,拉住林嘉竣的右手。
兩人十指緊扣,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中。
林嘉竣和王組賢這一次的隨行人員,只有李建國和張楠。
到了現(xiàn)在,王組賢已經(jīng)逐漸習慣了身邊有保鏢的存在。
所以有時候在外面,她也會主動和林嘉竣牽手,不再避諱兩名保鏢。
至于劇組的其它人員。
在下了飛機出了閘門后,林嘉竣幾人就和他們分道揚鑣了。
雙方約定,下午在預訂好的下榻酒店匯合。
林嘉竣和劇組其它人分開,也不是為了今天去王組賢家里拜訪。
金馬獎的頒獎典禮,就定在今天晚上,現(xiàn)在去王組賢家,時間根本不夠。
拜訪長輩,也不應該如此倉促。
林嘉竣只不過想和王組賢兩個人,好好的逛一下這個時代的臺北。
無人打擾,情侶二人十分放松,一路逛街一路玩耍。
然而,兩人身后的李建國和張楠,卻從頭到尾都保持著高度的警惕。
兩人倒不是擔心會有什么人突然跑出來傷害自己的雇主。
而是李建國和張楠兩人原本的身份,到了臺灣后,讓他們下意識地警惕。
說實話,李建國和張楠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他們居然能夠踏上臺灣的土地。
須知道,到今年為止,兩岸已經(jīng)整整37年沒有通訊往來。
若非李建國和張楠現(xiàn)在拿的是香江身份證,并且,他們的履歷還被林嘉竣在上面做了手腳。
不然這兩個人不一定能夠跟過來臺灣。
所以,一下飛機,張李二人全程帶著異常復雜的心情,跟在林嘉竣和王組賢身后。
林嘉竣看出身后兩名保鏢的緊張,不過他大約能理解兩人的心態(tài)。
因為以兩人原來的身份,不緊張才不正常。
有鑒于此,林嘉竣和王組賢修改了一下行程。
把游玩臺北的時間,悄悄抹掉一大半。
于是,一行四人在下午兩點之前,回到了下榻的酒店。
之后,林嘉竣和王組賢再也沒有出門。
一直等到傍晚快要六點的時候,張國嶸周閏發(fā)等人前來敲門呼叫。
林嘉竣才帶著王組賢離開了房間,一起隨眾人前往本屆金馬獎的頒獎會場:
位于松山區(qū)八德路三段25號的臺北市立社教館。
臺灣電影金馬獎,自1962年創(chuàng)建以來,今年已是第23屆,聲名在外。
自前年1984年起,金馬獎由官方轉至民辦,舉辦的方式逐漸開始轉向商業(yè)化。
不過,此時它的商業(yè)運作,也就是搞一些抽獎之類。
比如今年這屆金馬獎,舉辦方就搞了一個叫做‘百萬猜金馬’的抽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