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蚍蜉傳搜書網(wǎng)”查找最新章節(jié)!
作為沉浮多年的老寇,惠登相有著比尋常人更加出色的忍耐力。他在流寇中成名已久,卻能一而再再而三甘受名不見經(jīng)傳的侯大貴驅(qū)使甚至侮辱,原因無他,為的只是日后能獲機會重開一片天。
惠登相起于邊軍,自崇禎二年舉堡兵起事為寇后,逐年壯大,無論資歷與兵馬,都是堪與張獻忠、李自成等巨寇同席談笑的元老。只因一朝不慎,輸光了家底,才淪落到如今有名無實的下場。但實力不再,心氣卻還在,兩年前在漢中,他不得已殺了搭伙的滿天星周清投順趙營,期許中趙當世對自己敬重有加、任為肱骨的場面并未出現(xiàn),反而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防范。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過慣了眾星捧月、指揮方遒歲月的惠登相難以忍受趙營的冷遇,從漢中到湖廣的這段日子,拿度日如年形容他的心境并不過分,唯一支持著他堅持下去的,只是“東山再起”這四個字。
良禽擇木而棲,惠登相從來沒有為他人奉獻自己的打算,更何況是后起小輩趙當世。他渴望自力更生,卻也認得清現(xiàn)實,知道一切需步步為營,萬萬急不得。侯大貴性格乖戾敏感,權欲熏心,相比于油鹽不進的徐琿、剛烈正派的郭如克,這些缺點在惠登相看來都是極好的利用條件。所以他苦心孤詣定下了先攀附侯大貴獲取營中實權,跳出初步的桎梏,再利用這一基礎慢慢發(fā)展壯大自己的計劃。只可惜,這個計劃隨著他逐漸認清侯大貴在趙營中的實際處境而擱淺。
他發(fā)現(xiàn),趙營中,侯大貴的地位實則頗為尷尬。不知出于什么顧慮,趙當世對于侯大貴的委任一向十分謹慎,侯大貴幾乎找不到機會來豐滿自己的羽翼、建立自己的威望,輔車相依的惠登相通過侯大貴,自然也得不到足夠的上升通道。
惠登相不得不再次考慮起了未來。與在漢中、川中時不同,來到湖廣后,群寇云集、勢力遍地,是趙營的機會也是他惠登相的機會??梢院敛豢蜌獾恼f,目前湖廣、豫南有頭有臉的掌盤子中十有八九都是惠登相的舊識。失望透頂了的惠登相自然動起了改換門庭的主意。
本來,因事關重大、楚北局勢又撲朔迷離,惠登相計劃繼續(xù)觀察一陣子再慢慢行事,只不過千算萬算,他卻沒算到張獻忠居然會在自己最彷徨之際主動找上門來。
兩日前夜間臨時軍議,惠登相之所以姍姍來遲,正因接待了西營的使者。
那使者惠登相認識,人稱“馬總管”的西營大將馬元利。馬元利傳達張獻忠的意思,希望惠登相能“舍趙營投西營”。作為西營中的一線將領,馬元利不畏斧鉞代張獻忠前來,辭懇切,惠登相首先便感覺到了極大的尊重及張獻忠的誠意。而后,馬元利又談到了崇禎五年張獻忠與惠登相并肩作戰(zhàn)于山西的日子,并力陳張獻忠對惠登相能力的肯定及思念之情,惠登相幾乎當場答應了馬元利投靠西營的提議。事實上,即便張獻忠沒有派人游說,西營也是惠登相考慮中下家的第一選擇。
原因也很簡單。其一,張獻忠與他有舊。張獻忠的老家柳樹澗堡為延綏鎮(zhèn)西路所轄十四營堡之一,惠登相在鹽場堡當兵時,幾乎每月都要自花馬池巡邏至柳樹澗,很早就和張獻忠相識。更別提后來在山西雙方聯(lián)手作戰(zhàn)的“崢嶸歲月”了。其二,張獻忠的實力在楚北首屈一指。西營的實力從來都是流寇中的翹楚,不要說現(xiàn)在的回營、曹營,就連當初老闖王健在時候,天下都以闖王、八大王二人并稱。論聲威,李自成未繼承“闖王”頭銜前尚不如張獻忠。擇強而事乃是常識,況且張獻忠已經(jīng)接受了招安,有了根據(jù)地又有一份官身護體,進退更加游刃有余。其三,張獻忠與趙當世不合。趙營雖明面上是西營介紹投降朝廷的伙伴,但惠登相很早就看出趙當世與張獻忠其實已經(jīng)拆伙,一山難容二虎,二營關系因為楚北的勢力角逐而破裂是必然的事。既然要放棄趙營,那么最安全之舉,莫過于加入與趙營明和暗斗的西營。
綜上考慮,馬元利此來,著實正中惠登相下懷。然激動之余,惠登相依然不禁有些憂慮,自己背棄趙營投了西營,身無尺寸之功,未免心里沒底、立足不穩(wěn)。所以細加考慮,便決心帶一份大功過去,以示真心。
這份大功無他,便是侯大貴。
通過對侯大貴長久以來的細致觀察,惠登相很確定自己這個頂頭上司屬于趙營的不堅定分子。侯大貴在營中甚少心腹知己,惠登相曲意逢迎,很快便贏得了侯大貴的信任,從而獲取了許多對方不為人知的秘密。懷才不遇、有心無力,侯大貴的遭遇與自己類似,且同樣不是甘于久居人下之輩,惠登相很有把握把他也撬到西營。
作為趙營第一大將,侯大貴的可利用價值巨大,僅僅背棄趙營這一項,想必就能對趙營的軍心以及當前的軍事布置造成極大的沖擊。這樣一份重禮獻給西營,無疑比真金白銀來得更為實際。
這次,趙當世故技重施,指使侯大貴作為“奇襲軍”,率部分兵力向北面穿插,侯大貴表面上答應得爽快,可惠登相看得出,他心中實則很失落。
從營中出發(fā),進入桐柏山余脈向西前往下虎溝的一路,惠登相都通過各種手段不斷試探著侯大貴。包括主動宰殺西塔院的家狗進獻、圈禁村民卻又暗中通知白旺等等,都是惠登相刻意而為、激怒侯大貴的詭計。今夜的結(jié)局也如他所料,精神壓力過大的侯大貴終于不可避免產(chǎn)生了極強的反彈,當對方情緒頻臨崩潰的邊緣,正是最好的說服時機。
侯大貴的種種反問,也在他的預期內(nèi),早就做好了周全的準備。當他打出饒流波這一張牌時,可謂恰到好處攻中其軟肋。
當時,發(fā)現(xiàn)饒流波被送走了后的侯大貴如喪考妣,徑直找到趙當世。兩人在別帳內(nèi)待了整整一個下午,沒人知道他們到底談了些什么。但等侯大貴出帳,將惠登相找來布置軍務時,惠登相卻發(fā)現(xiàn)他雙眼紅腫,顯然曾動過不小的情緒。因為常陪侯大貴左右,耳聞目睹的惠登相比旁人更清楚饒流波對于侯大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