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是一首傳世名曲,音樂渾厚深沉、清澈流暢,惟妙惟肖的表現(xiàn)出了高山的磅礴大氣以及涓涓流水的柔和。
由高音到低音,再從低音到高音,這樣的一首曲子很是考驗(yàn)學(xué)琴之人的功底。
其實(shí)《高山》與《流水》是兩首曲子,初志在乎高山,仁者樂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智者樂水之意。
而《高山》一共四段,《流水》則分為八段,數(shù)千年來,《高山》《流水》這兩首傳世名曲與伯牙鼓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民間之中廣泛流傳著。
當(dāng)然,這樣的一首改編曲,不可能讓我將《高山》《流水》加起來十二段都給彈奏出來,別說我能不能夠完成,就算我能夠完成,估計(jì)等待我完成之后都得是大半夜了吧?大家直接在禮堂中睡覺得了。
既然是改編曲,這兩首曲子自然是用各種簡潔的手法給改編成了一個簡潔版來融合進(jìn)了這個改編曲當(dāng)中。
當(dāng)時我在看到這個改編曲的琴譜之后,不由得大聲叫好,就是因?yàn)檫@個簡潔版的《高山流水》!
毫無疑問,這首《高山流水》的曲子完全是點(diǎn)睛之筆,它完美的將《空山鳥語》以及《十面埋伏》這兩首風(fēng)格差別無比巨大的曲子給融合在了一起,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要知道《高山流水》之中有流水的輕柔,有高山的磅礴大氣。
輕柔的流水承上,完美的將《空山鳥語》給銜接,讓《空山鳥語》這首曲子毫無違和感的融合了進(jìn)來。
磅礴大氣的高山啟下,又能夠很完美的將充滿了肅殺之氣的《十面埋伏》給引出來。
所以我認(rèn)為,這首改編曲之中看上去前面的《空山鳥語》重要,后面的《十面埋伏》更重要,但是最為重要的還是這中間的簡潔版《高山流水》。
沒有這個曲子,沒辦法將前后兩首風(fēng)格差異巨大的曲子給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所以說《高山流水》是這首改編曲之中的靈魂,這絲毫沒有任何毛?。?
此時的我與趙琳完全沉浸在了我們兩人所編織出來的音樂世界之中無法自拔,配合得也越來越默契。
《流水》與《高山》之間的轉(zhuǎn)變也非常的順暢,到了《高山》這一部分,我的琴聲便開始漸漸的脫去了之前的輕柔,慢慢的轉(zhuǎn)變成為了剛烈的琴風(fēng),其中的大氣磅礴也被我給演繹得淋漓盡致。
而趙琳竟然跟上了我的節(jié)奏,之前我還擔(dān)心趙琳沒辦法跟上我的節(jié)奏,看來這完全是多余了啊。
此時后臺的竇杰哪能不明白這首曲子的真正亮點(diǎn)?竇杰的臉色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難看了!
竇杰也是一個古琴高手,在古琴方面的天賦不弱于誰。
竇杰與我一樣,是什么樂器都會并且還很精通的全能天才,而且我們兩人更加相似的是,竇杰最為精通的便是古琴,這也是竇杰最為自豪的特長。
在古琴方面有著如此高的造詣,竇杰當(dāng)然很快就聽明白了這首改編曲的厲害之處。
誰又能夠想到,這首改編曲的作者竟然會如此大膽,將《高山流水》這樣的一首傳世名曲給改成這樣?
如果單單只將這樣的簡化版拿出去的話,估計(jì)這個作者會遭受到很多古老傳統(tǒng)派的古琴愛好者的唾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