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想法只是在顧青云腦中一閃而過,他很快就把注意力放在張修遠(yuǎn)寫的詩集上。
“張修遠(yuǎn)在禮部過得如魚得水,他現(xiàn)在可終于把書籍刻印出來了?!鳖櫱嘣谱旖俏⒙N,“之前幾次聚會他都說過此事,可出版的日子一推再推,沒想到我們才回鄉(xiāng)三個月,他的動作就那么快?!?
張修遠(yuǎn)是那種好美酒美食華服的人,又喜歡在狀元樓指點那些秀才和舉人,好為人師,加上他的交際技能滿點,身邊總是圍著一群人,在京城特定的圈子很有影響力,有人緣,可以想象的是他的詩集一出,銷售量肯定不錯。
兩人各自拿著一本詩集,認(rèn)真看起來。
“好!”顧青云看到其中一首,只覺得韻味十足,就指著這首詞贊道,“前面的詩詞我總覺得張修遠(yuǎn)寫得太過于精雕細(xì)琢,失之自然,后面這首不錯,很天然。”符合他的審美觀,他不太喜歡看那種語句華麗的詩賦。
簡薇見他激動的樣子,無奈一笑,道:“我看的這本也不錯,你說的這位譚子禮還是有才華的,至于說暗諷……”
顧青云期待地看著她。
簡薇撲哧一笑:“這個我沒看出來,倒是覺得作者有些憤世嫉俗,我敢說,這本詩集喜歡的人會很喜歡,不喜歡的人會很討厭。”她本來是很討厭對方的,因他傳過夫君的流,只是對于對方的才華,她也不會昧著良心說不好。
憤世嫉俗?顧青云只覺得譚子禮擱在現(xiàn)代就是一憤青,心里還是有一腔愛國熱情的,因為他工作很賣力,不怕吃苦。只是他把自己看得太高,寬以待己,嚴(yán)于律人。
好吧,這是他的偏見。事實上,譚子禮是一位自身條件很出色的年輕人。
聽簡薇這么評價,顧青云搖搖頭,只覺得因為自己不太喜歡對方,就用有色眼鏡看待對方,這樣很不好。
于是,接下里的時間里,趁著孩子們不在,偷得浮生半日閑,顧青云和簡薇就一起鑒賞詩集。為了情調(diào),他還故意和簡薇坐得很近,兩人共用一本書,能時不時開口討論一下。
“夫君,我看到這首詞有點靈感,我想為它譜曲?!焙嗈睋P揚書籍,滿臉期待。
顧青云一瞄,是張修遠(yuǎn)寫的,就道:“改吧,只是我認(rèn)為譚子禮那本有一首詞也很適合改編成曲子?!边@時代的文人寫的詩詞有些可以改編成詞曲來傳唱,知名度會大大增加。
雖說大多數(shù)都是青樓里的女子來譜曲傳唱,但有些大家閨秀也會如此做,她們這種就屬于自娛自樂,當(dāng)做一種生活閑趣。
無論作詩詞還是作曲,做得好的人都會受到眾人的吹捧,這是從唐宋延續(xù)下來的,現(xiàn)在稍有減弱,但還是有一傳統(tǒng)。
簡薇就是其中作曲的愛好者,常常去買一些流行或出名的詩集回來,和她的好友們一起改編,只是慢慢的,隨著大家歲數(shù)的增加,現(xiàn)在能有這個閑趣已經(jīng)很少了,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簡薇自己一個人玩,依然樂此不彼。
“不管,我先改編這首詞,詞牌名叫《蝶戀花》的那個?!焙嗈眿舌恋氐闪怂谎?。
“好好好,你愛怎么譜怎么譜,我都大力支持!”顧青云舉起雙手表態(tài)。
見簡薇走到書房去用古琴或琵琶譜曲,顧青云知道未來的一段時間自己得當(dāng)娘子的觀眾了,而且前面那段日子絕對會很難熬,那是曲不成調(diào),足以讓自己的耳朵難受一段時間。
剛這樣想著,門口就傳來一陣孩子們熟悉的嗓音。
顧青云連忙迎上去,果然,是他爹娘帶著小石頭回來,還有小魚兒,正拉著小陳氏的手走在后面,小手還拿著一串糖葫蘆正在舔著,很是滿足的樣子。
“爹,娘,你們怎么現(xiàn)在才回來?”一般而,小石頭的下學(xué)時間和自己散值時間差不多,甚至更早,兩人幾乎是前后腳到家才對。
顧大河的雙鬢微濕,他一臉的興奮:“栓子,京城好多人!街上賣什么東西的人都有,真是熱鬧!我聽三元說中秋節(jié)更熱鬧,可惜當(dāng)時我們在船上度過,錯過了好時機?!?
顧青云低頭看向正背著小書箱的小石頭,小家伙滿頭大汗,也是一臉的興奮,笑得眼睛都瞇起來了:“爹爹,我和爺爺奶奶,還有弟弟一起去看人家胸口碎大石,還有耍猴子的,好好玩,我還打賞了三文錢。”他自豪地比出個手勢。
顧青云扶額,自從小石頭啟蒙入學(xué)后,他們就每個月給他一定的零花錢,主要是想早早培養(yǎng)他的理財意識,讓他學(xué)習(xí)如何攢錢和花錢,沒想到小家伙每個月都能把零花錢花得干干凈凈,而且還喜歡給人打賞!
不過小家伙和同窗們相處得不錯,在學(xué)堂能交到一幫小伙伴,能和別人分享自己喜歡的玩具和食物,沒有很強烈的獨占心理。
他看向顧大河,果然見他一臉心疼,還把自己拉到一邊。
“栓子,你每月給小石頭多少錢?”顧大河很是小聲地問道。
“爹,不是很多?!鳖櫱嘣泼亲?,“孩子不能太小氣,養(yǎng)孩子不能什么都送到他面前,總得讓他知道包子饅頭雞蛋一個多少錢吧?我就每個月給他五十文錢,就五十文。”在京城來說,是一筆小錢,只夠小家伙去買點零嘴吃。
比起他每年春節(jié)存在簡薇處的壓歲錢,實在是不值一提。
顧大河一聽,舒了口氣,本來想說什么的,但想了想,還是不嘮叨了。怎么教育大孫子就聽兒子的,反正兒子從小就聰明,而且孫子和他們小時候不一樣,不能用他們的老方法來教孩子。
這是他和縣里一些大戶人家的老爺們閑聊時聽到的,他覺得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