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點一刻,我們驅車來到了大興安嶺的腳下。
兩個月之前的地震就是發(fā)生在這一帶,但震源地具l是在哪里,我們沒有獲取相關資料,只能沿路一一尋訪。
這邊村莊不少,以東北人的性情來說,我們要打聽震源地倒也不難,只要到村頭隨便一問,很快就有好幾個老少爺們過來湊熱鬧了。
但是,所有人也只是能說個大概位置,具l是哪誰也說不清。
因為這次地震并沒有造成什么房屋損壞和人員傷亡,大家也沒有太當回事。
官方的資料里面,倒是有地震發(fā)生的經(jīng)緯度,我特意在網(wǎng)上查找過,但那時是2013年,4g網(wǎng)才剛剛投入使用,導航都還很不完善,想查找一些東西遠沒有現(xiàn)在方便。
更何況,一個經(jīng)緯度大概是111公里的范圍,就算有經(jīng)緯度的數(shù)據(jù),想在這么大的范圍內確定一個地點,即便不是大海撈針,也是在大河里撈王八了。
所以,我只能確定大概的范圍,然后慢慢沿途去問,而且不光要問地震的事,還得問路,因為那時侯的導航真的很不給力。
就這樣一直問到快天黑,終于是漸漸接近了震源地----一片連綿不絕的山脈。
我問沈星,即便是確定了地點,咱們還要上山去查找線索,這么一大片山脈,走進去容易,想出來恐怕就難了,起碼也要準備半個月的食物和水。
到時侯,沒準洪水都決堤個屁的了。
沈星說那也沒辦法,我們只能盡人力聽天命,但也不必悲觀,咱華夏大地是有神靈護佑的,而且我們中華兒女團結一心,不管什么樣的災難,總能扛過去!
這番話說的我熱血澎湃,不過三哥在后面淡淡說了一句。
“其實,很多災難本來就是人禍,經(jīng)上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說,人依循于地,地依循于天,天依循于道,道依循于自然,只有這樣才是一個良好的循環(huán)。可要是人造孽,跟天道唱反調,天必降災?!?
說著,三哥指了指我們正在行駛的路,繼續(xù)說道:“別的不說,就咱們現(xiàn)在走的這條路,雖然是條鄉(xiāng)道,但好歹也要給個雙車道吧?你們看看,這條路其實只修了三分之二的柏油路,兩旁全都是土路,兩輛車會車的時侯,雙方都要有半個車身開到土路上去,這樣才能會車。我不相信這邊窮成這樣,連一條雙車道都修不起,說白了,修路的錢還不是讓那些……”
三哥話還沒說完,大師兄說道:“哎呀,也不要什么都想的那么壞,這邊經(jīng)濟畢竟還是不夠發(fā)達,也未必就是你想的那個樣子。”
三哥撇了撇嘴,說:“不夠發(fā)達的地方,才更應該重視交通,連運輸都搞不起來,就相當于人類血管狹窄堵塞,血液流通不暢,身l怎么能健康?”
大師兄笑道:“你說的有道理,但這就好像窮人家的孩子過生日才能吃得起方便面,你覺得不健康,可對于他而,這已經(jīng)很好了。三哥啊,不要凡事都往壞處想,換個角度想事情,生活才會更輕松,知足者長樂嘛。”
不得不說,三哥確實說的有道理,不過我也聽出來了,三哥的性子是有點憤世嫉俗的,大師兄雖然耿直,在這方面倒是比他圓滑。
畢竟一個是開路虎的大師兄,一個是當油漆工的三哥,從他們兩個人說話的方式和對社會的態(tài)度,其實就能看出區(qū)別了。
事實上,在東北這邊確實有些地方很窮,能修上路就不錯了,說不定就這三分之二的路,當?shù)囟家呀?jīng)費老大勁了,還要啥自行車???
記得那年我去山里找馬叔,大家一起救土龍那次,那里的路就是溝溝坎坎,坑坑洼洼,闌尾差點沒給我顛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