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工作人員一聽王美云是我大姨,眼睛都亮了,趕緊就找出一堆資料,然后帶著我去找骨灰盒。
那小女鬼都笑的不行了,還一臉不好意思的跟我道歉,說是占我便宜了。
其實倒也不算吧,畢竟她都死三十多年了,要是活著現(xiàn)在也五十多,喊她一聲大姨也沒啥。
再說誰讓我欠呢,你說我好好的答應她這個干啥,給她續(xù)個毛的費???
這一下子就給自已整了二三十年的饑荒出來!
我也是硬著頭皮,跟工作人員來到了一個偏僻的倉庫,然后有人打開倉庫大門,于是我就看到了一堆骨灰盒……
這個倉庫里面也全都是存放骨灰的格子,但很是簡陋,冷冷清清的,一眼看去里面少說得有上百個骨灰盒吧。
我是倒吸一口涼氣,指著里面問:“這些全都是到期的骨灰嗎?全都沒人認領?”
工作人員嘆口氣:“是啊,都是這些年陸續(xù)到期的,少的十幾年,長的三十多年都有了。”
我又問:“那為什么沒人來續(xù)費呢,都是家屬遺棄的嗎?”
他搖搖頭:“那倒也不全是,其實這里面有很多是無名的,比如一些流浪漢,無家可歸的,基本都沒有身份,也沒有家人。當然了,也有一些是有家人寄存的,但是聯(lián)系不上家屬,就只好這么存著?!?
我又問:“那一般這樣的你們都怎么處理?”
他說:“只能先存著啊,實在沒地方了再說,雖然殯儀館有規(guī)定,這個存放期限是有要求的,但實際上超期不續(xù)費的問題很多,我們也沒辦法,又聯(lián)系不上家屬,總不能給人家骨灰揚了啊。”
這倒的確是個問題,殯儀館其實能讓到這個程度已經(jīng)不錯了,超期不續(xù)費的都給存了二三十年。
他又說:“現(xiàn)在這是沒辦法了,我們這實在存不下了,公告都發(fā)了無數(shù)次,讓大家盡快來領取或者續(xù)費,否則就集中處理了。倒是也有一些家屬來領取了,可還是有很多沒人領的,有些骨灰我估計都已經(jīng)被家人遺忘了。這里你看到的是第一批,大概有一百多個吧,后面陸續(xù)還會有。”
他說有些骨灰已經(jīng)被家人遺忘了,這句話有些觸動了我。
看著面前密密麻麻的骨灰盒,我心中不由感慨,再往前二十年三十年,這些全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啊。
他們一樣和我們在這個城市里生活,早起工作上班,和朋友談天說地,聚會擼串,晚上回家陪著老婆孩子熱炕頭。
他們之中有父親,有母親,有兒子,有女兒,有丈夫,有妻子,有各種各樣的人生角色……
可是現(xiàn)在,他們都變成了一個個小匣子,孤零零的,整整齊齊的擺放在這冰冷的倉庫里,等待著他們的親人來認領。
甚至因為年頭太長,有些木頭的骨灰盒看起來已經(jīng)有些氧化腐爛。
此時,那小女鬼王美云已經(jīng)飄進了倉庫里面,在尋找著自已的骨灰盒。
那工作人員也帶著我一路往里面走去,一邊告訴我,其實這些年他們通過電話、媒l、報紙、發(fā)函等等方式,連續(xù)多年呼吁家屬來認領骨灰,或者前來殯儀館探望一下被“遺忘”的親人。
但許多當初登記的家屬住址和聯(lián)系方式已經(jīng)變更,這讓殯儀館頗為為難,因為以前給家屬發(fā)出的提醒函很多都因“查無此人”被郵局打回,或者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當然,每年也都有一些超期骨灰被取走或者續(xù)存,但通時新的超期骨灰又會產(chǎn)生,所以就形成了一個死循環(huán)。
他說,從人道主義出發(fā),殯儀館會繼續(xù)存放這些超期骨灰,但是由于場地有限、管理成本等因素制約,超期骨灰的確給殯儀館日常工作造成了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