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別墅。
七月份的銅嶺市,正是最炎熱的時候。
除非開著空調,否則就好像身處蒸籠當中似的,熱的讓人冒汗。
趙鵬遠安撫了一下弟弟,便讓他離開了。
看著趙鵬飛的車子遠遠離開,他搖搖頭,轉身便回到了別墅當中。
現(xiàn)在家里兄弟幾個,老大在省城任職,老三在開源縣,就只有他在市里,所以很多時候他干脆就住在別墅這邊陪伴父親趙洪波。
老三走了
趙鵬遠回到屋子里的時候,剛好看到父親從樓上下來,對自己問道。
他連忙緊走幾步,攙扶著父親下樓。
爸,您慢點。
趙鵬遠小心翼翼的扶著父親走下來,這才開口說道:我讓他回去安撫開源縣的那些人。
嗯,安撫人心肯定是要做的。
趙洪波微微點頭,隨即說道:畢竟咱們家又不是倒了,他們離開了也是咱們的人。
聽到父親的話,趙鵬遠深以為然。
人生路上,一個人所有的行都會草木生發(fā),開花結果。
或長或短,一歲一枯榮。
或大或小,或花團錦簇,茂樹成林。
做官也是一樣。
官場當中沒有不散的宴席,可能今天大家還是同僚,明天就要各奔東西。
但關系不能因為不在一起共事就這樣斷掉,因為誰也不清楚過多久大家還會再聚在一起。
所以。
官場中人都喜歡結一份善緣。
至于外界的輿論,其實根本不重要。
別看現(xiàn)在網(wǎng)上對于趙鵬飛是否失職的問題討論的很熱鬧,但實際上過段時間輿論就會過去。
這一點。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說白了。
輿論這個東西,是一把雙刃劍,因為人的思想是可以被左右的。
往往那些沒有立場的人最喜歡跟風,輿論的幕后主使者可以引導那些群眾看到任何他們想看的結果,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
老三的事情,還有多久會過去
趙洪波被趙鵬遠扶著來到沙發(fā)上坐下,看了一眼兒子問道:他是你親弟弟,你要護著他。
我估計快了。
趙鵬遠聞苦笑道:爸,我知道您的意思。放心吧,老三不會有事的。
聽到二兒子的話,趙洪波不置可否的點點頭,卻沒有說什么。
對于自己這個兒子,他比任何人都了解。
跟老大趙鵬程相比,趙鵬遠這個人從小的性格就比較堅毅,有時候一些事情不想身邊人操心,就自己扛起來。
骨子里他有點傳統(tǒng)的大男子主義,或者說叫擔當。
您放心。
趙鵬遠看父親不開口,便緩緩說道:不管怎么說,我們是親兄弟,我不可能看著老三倒霉。
頓了頓。
他低聲解釋道:不過,他以后恐怕想要被提拔,短時間是不行了。
官場有官場的潛規(guī)則,哪怕是權力再大的人,在這些潛規(guī)則面前,也要老老實實的守規(guī)矩。
你不守規(guī)矩,會有人教你守規(guī)矩。
銅嶺市之前的公安系統(tǒng)各種弊端被暴露之后,趙鵬飛已經(jīng)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不要小看網(wǎng)絡上那些網(wǎng)友,雖然他們一個個人均年薪百萬,實際上三萬存款都沒有,但這幫人在搞事情這方面,絕對是很有一套的。
趙鵬飛的輿論雖然很快就會過去,但趙鵬遠可以肯定,如果趙鵬飛這幾年再被提拔,一定會有人跳出來質疑的。
所以。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低調一點,不要再層位眾矢之的。
好。
趙洪波微微點頭,隨即說道:你心里有數(shù)就行。
對于趙鵬遠的決定,他還是支持的。
知子莫若父,對于自己的小兒子有幾斤幾兩,他還是很清楚的。
趙鵬飛這個人太貪心,勇而無謀,見利忘義。
這種性格在官場上其實是很忌諱的。
尤其是地位越高的官場,就越是如此。
畢竟到了那個地步,更多的時候考慮的是要如何求同存異,尋找平衡。
像趙鵬飛這種不知深淺,不知進退的性格,根本當不了高級干部。
但這個話,趙洪波不能對小兒子講,那樣會讓他失去信心的。
這其實就跟哄女人是一樣的道理。
比如說女人做了飯,身為男人,你不能含糊其辭的說好吃,你要細致的指出某個方面的特點把這件事具象化,這樣才不會讓女人覺得你在敷衍她。
同樣的道理,在趙洪波看來,如果自己直接說小兒子不適合在官場上發(fā)展,他肯定接受不了,甚至還會覺得沒辦法得到家里的認可,所以只能用別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