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續(xù)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陳凱的建議不僅僅只有此番用到這些,還有很多是他們暫且施展不了的。曹大鎬聞,自也是對于揭重熙的惋惜之情表示了認同——說來,江西明軍屢戰(zhàn)屢敗,確實是太渴望一場勝利了,更渴望著可以一直這么勝利下去,直到收復整個江西,帶著這些江右子弟為光復漢家天下的事業(yè)做更多的事情。
制軍,吾聽那向?qū)?陳凱是在路上目睹了一處小村遭逢慘屠才開始寫那封書信的。
是啊,兆京,此事吾也聽說了。說來,這樣的場面他當是見的多了,但卻依舊能夠有所觸動,憤而不顧派系之見以及咱們剛剛回絕了他的不滿而寫下那封書信,足見其胸中是有著憂國憂民的情懷的。這般人物,真可謂是國士啊。
揭重熙拊掌而贊,奈何陳凱早早的就已經(jīng)離去了,雙方暫且自也不存在著轉(zhuǎn)而合作的可能。江西明軍在稍加慶祝了此勝過后,便要抓緊一切時間來為接下來的戰(zhàn)斗做準備。倒是陳凱,則早已是泛舟于鄱陽湖之上,此間九江的湖口已在眼前,過了此處,便可以順著長江而下,行一把千里江陵一日還的飛速。
比之江西明軍此刻的喜悅,鄺露的情緒很有些低落。他當年流落他鄉(xiāng),是來過江西的,那時候的江西乃是魚米之鄉(xiāng),漁業(yè)、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發(fā)達,百姓殷實,文風鼎盛。奈何這一路行來,所見殘破,百姓衣衫襤褸,士紳儒生多躲藏山林,早已不復當年舊觀。尤其是在南昌左近,人煙稀少,遺棄村落比比皆是,怎像是一座曾經(jīng)光是城內(nèi)便人口不下二十萬的江南雄城周邊的氣象
漸漸的,鄺露也開始傾向于蔡巧關于立刻回返福建的建議——憑著陳凱的能力,總比在此無所事事要能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只可惜,陳凱意志堅定,輕易說服不得。此刻坐在進入鄱陽湖時換乘的大船,于船艙的油燈下,默默的在一本用漢語拼音書著江西抗清運動考察字樣的冊子中,一如標題那般,用這等旁人無法理解的文字書寫著此行至今的所見所聞。
江西大地,官府盤剝無度,綠營劫掠屠戮,儒風盛行,士紳百姓對清廷抵觸心理較強……
此一省,清軍以南昌、九江以及贛州為防御節(jié)點,屯集重兵,其他府縣兵力較少,不,是很少,非常之少……
明軍、義軍雖多,奈何戰(zhàn)斗力孱弱,幾同平民,且清軍正在對如閻羅總四營頭以及江西四大寇進行針對性圍剿,前景不佳……
地方殘破,清廷的政策會加劇這一現(xiàn)象,但若是想要恢復,輕徭減賦,甚至只是分地屯田,卻也能夠聚攏不少人心。清廷如今勢大,內(nèi)部不乏才智之士,或許已經(jīng)有人看到這點了……分田分地可以恢復生產(chǎn),安撫民心,更重要的是可以進行新一輪的割草……
這,是個絕佳的機會!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