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到了年關,年底是各行各業(yè)最忙的時候,也是領導們最忙的時候,一方面要向上送,一方面還得接下面送上來的,總之這是一個循環(huán),不管怎么樣,這個人情往來還是要走的。
祁康順這位前省委副書記坐在自家的客廳里,看著對面坐著的這位精瘦的中年人,他比自己小了二十多歲,但是從精神狀態(tài)來看,還比不上自己呢。
這個人曾是自己的鐵桿支持者,就算是現(xiàn)在,這個人依然對自己很尊重,但是自己卻不想和這個人再來往了。
一方面,自己年紀大了,也退下來了,算是平安落地,如果再和這個人不斷了來往,很容易被他牽扯進一些不好的事情里。
另外一方面,自己之前從他這里拿了太多,但是也為他做了不少事,偏袒了他很多事情,這些事情不上秤沒有四兩重,真要是上了秤,一千斤也打不住,自己老老實實養(yǎng)老,不想讓人把那些陳年舊事拿出來上秤給自己算賬。
但是,有些事躲是躲不掉的。
"聽說您最近信佛了,信佛了好,心里能安生不少。"謝文漢微微起身,將茶幾上的一個箱子打開,這個圓柱形的箱子是特制的,只有一個旋鈕,擰開之后,里面是一尊如來佛祖的塑像,純金的,剛剛謝文漢的手下捧進來的時候祁康順就看到了,很重。
"你這是干什么"祁康順皺眉問道,他的手里確實有一串檀木的手串在不斷的一顆一顆的數著。
這一顆顆的佛珠,在他枯瘦的手指間不斷的轉著圈圈,一顆一顆,每日都是如此,不知道是在數著給佛爺磕的頭,還是在數著自己剩下多少天。
"這個是特意運到臺灣請大師開了光的,您信佛了,我們也好沾沾光,沾沾佛氣。"謝文漢淡淡的說道。
祁康順沒再語,收禮這件事看起來簡單,但其實很難。
當你第一次開始收的時候,你會有個衡量,我收了這禮,事能不能給人家辦成
辦不成,還想著給人家退回去,辦成了,這禮收的心安理得,覺得這是自己應得的回報,還暗暗告誡自己,下不為例。
但是收禮這種事,只有一次和無數次,只要是開了頭,你總想湊個整數,就像是港劇里的一句臺詞,我收夠一個億就收手。
后來,有時候收了禮卻沒有辦成事,你也懶得退了,于是膽子上漸漸有了禮物磨出來的繭子,膽子皮實了,也漸漸的腫脹了,大了很多。
可是難就難在,有時候這禮收不收都不是自己說了算的了,就像是現(xiàn)在的祁康順,他就不能把這尊金佛退回去,這禮不得不說,不敢不收,因為自己和這個送禮的人通過禮尚往來早已達成了某種默契,不收就是不給臉,不收就是不想再處下去了。
他不敢不收。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