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一個多小時,看天氣應該已經快晚上九點,他的金手指虛擬面板是有時間顯示的,剛剛不久才發(fā)現,出了院子,掃了眼四周,發(fā)現沒有人,附近的村民也都睡下了。
小心翼翼的來到一個小庫房,這里是牲畜們的飼料庫,之前給它們加的都是粗飼料,也就是草料秸稈之類的。
而這個小庫房里卻是精飼料,也就是糧食,玉米紅薯,大豆豆餅之類的。
這些精飼料只有在這些大牲口下地的時侯,才會給它們食用一些,平常都是粗飼料。
飼料庫的門上有個大銅鎖,只有村長和養(yǎng)殖場管理員才有鑰匙,楊軍前世想盡辦法都沒有機會進去過。
實在是不敢砸門,后果太嚴重。
現在好了,前世的他,改革開放曾經去其他城市打工,跟很多工友相處,也學了不少七七八八的技能。
這個開鎖也是會的,當然,僅限于這種老式的機械鎖,難度不大,只要有人教,再練上幾次,就能打開。
楊軍找了兩根鐵絲,借著月光,搗鼓了一會,終于,輕輕松松打開了。
不再遲疑,拿起里面的一個小口袋就出了門。
回到屋里,打開一看,居然是一些大豆,還不錯,蛋白質含量豐富,還有很多油脂,正適合他現在的情況。
拿出一個小平底鍋,這是養(yǎng)殖場里的公用設備。
把一點鹽巴和大豆混在一起,用火炒一下,不到十分鐘,香味就出來了。
嚇得他趕緊把鍋拿出來,不敢再炒,用蓋子捂住,等一會沒味道了,溫度也降下來。
楊軍餓的實在受不了,就開始吃起來。
拿起一個扔在嘴里,用牙一咬,嘎嘣脆,帶著一點咸味,真棒。
心里美滋滋,接下來就是一頓輸出,不到10分鐘,半斤的大豆就進了肚子。
不敢再吃了,怕被發(fā)現,也怕自已的肚子難受,光吃大豆了,可想而知。
把袋子放回原位,銅鎖按照原來的位置鎖好。
然后又看了看復原情況,這才記意的回了屋子。
還有兩個多小時就要12點了,他不知道干什么,那就繼續(xù)完善自已的隱居計劃吧。
剛才說完運輸牲畜,接下來就是如何安排各種工具和設備,這一路上,發(fā)生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