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照點頭:“人皆有私心,犯錯也在情理之中。兒臣近日常在東郊,那里百姓不下數(shù)百,私下里偷盜者不在少數(shù)?!?
“兒臣發(fā)現(xiàn)重罰固然能震懾一時,卻不能從根子上解決問題,長時間下來總會有人再行偷盜之事?!?
“經(jīng)此一事,兒臣便給下面訂立規(guī)矩,起初一切從嚴(yán)治理,如有發(fā)現(xiàn)便將違規(guī)者跟其他涉事者一并扭送官府,可事后發(fā)現(xiàn)效果不佳,其余人因處罰過重心中了有池魚之慮,做事時也是心不在焉,臣每下去聞訊情況也都閉口不敢?!?
“那些偷盜之人也并非盡是好吃懶做之輩,甚至不少人稱得上是兢兢業(yè)業(yè)。動輒重罰,下面便議論兒臣不念舊情,往往打消了積極心。”
“所以兒臣想,管理之道貴在賞罰合度?!?
“處罰的本意是為了保護(hù)或是激勵其他人,殺人已經(jīng)是最重的處罰,無論怎么殘虐最后不過是一死而已。但如果嚴(yán)懲過當(dāng)讓朝臣們寒心那便是得不償失了?!?
屋內(nèi)的臣子紛紛張大了嘴看向李元照,眼里全是迷茫。
不對啊太子不是跟方正一學(xué)的混不吝見人就懟么?如今怎么變成這個樣子了?
寬宏雅量,仁慈大度,活脫脫的仁君之相??!
原來那個上躥下跳的太子呢?!真被方正一給教育出來了?
想到此處,不少老臣滿心寬慰,頓感國家前途有望,伸出袖子擦了擦眼角
方正一心里也滿是欣慰。
看來太子真的成長極快,自己走的這段時間沒少忙活竟然還研究起管理學(xué)了?
景帝則是徹底震驚了,深深地看了一眼李元照。
又深深地看了一眼方正一,問道:“可是他確實與反賊有勾結(jié),朕欲夷其三族難道錯了么?”
李元照立刻大聲道:“父皇做的也沒錯!不過兒臣剛才說過了,處罰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處罰帶來的后果!”
“張時貴為兩朝老臣,不能不念其舊功,只憑借此一事便誅其全家。如此重罰若是讓朝臣寒心,兒臣會擔(dān)心路閉塞?!?
“長此以往上下異心,每人皆以自保為能事,懶政怠政,那遭殃的恐怕是天下百姓?!?
方正一趕忙接道:“陛下,此正值天下太平之際,不宜妄動殺念?!?
“古人云圣人貴寬,而世人賤眾。陛下在臣心中乃是文武兼?zhèn)洳皇乐骶?,寬厚仁德定能妥善定奪,請陛下明鑒!”
景帝此刻已經(jīng)是心花怒放了!
一個理智的君主,大權(quán)在握,最怕的其實就是一堂。
天下大事何其繁復(fù),絕非一人能管理。
原本太子性子頑劣,別人稍加管教便顯得不耐煩,現(xiàn)如今竟然學(xué)會主動去考慮別人意見從大局入手了!wp
他呵呵一笑道:“你們兩個一唱一和的倒是來朕上起課來了!既然今日人來的全,那么諸位愛卿都來說說該如何懲處?李師傅,你說說?!?
李巖松上前一步,躬身先行了一禮:“張時一案老臣不敢多,一切請陛下圣裁!不過老臣要恭賀陛下!太子賢明,仁德至此實在是萬民之福,家國之幸!”
"臣等恭賀陛下!太子賢明!”一大票臣子有樣學(xué)樣的跟著喊了起來,齊齊下拜。
李元照忍不住昂起頭,得意叉起腰
景帝臉上還掛著微笑,只感覺通體舒爽,看到兒子一臉得瑟忽然表情嚴(yán)肅道:“這逆子也只是偶有語出驚人罷了,他還差的遠(yuǎn)呢!”
“那既然無話,諸位愛卿先退下吧,朕有話要單獨(dú)跟他們談?wù)??!盿n五
大神板面王仔的皇家金牌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