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去土產(chǎn)店買把瓷調(diào)羹也得一兩毛,一萬塊清空整個倉庫太劃算了。
這些積壓瓷器既然能送到文物店,就絕對不是民間粗瓷。
就算是里面找不到精品,也不會虧錢,再說了現(xiàn)在的張震還在乎一萬塊?
他當場拍板全部都要了。
掰手指頭一算,在文物店各類古董弄了不少,唯獨沒見銅錢和銀圓,這不太合理啊。
張震說出了心中疑問。
陳明城笑道,“那些東西不是沒有,而是都不入流的,還不如民國和五、六、七十年代的細瓷器呢,老外喜歡的也不多,所以都不在這邊?!?
倉庫管理員老趙道,“當年上交上來的那些銅錢、銀圓、舊鈔票,堆積如山,很多都當做廢銅爛鐵回爐了,銀圓也是被工廠要走不少,不過總庫房那邊還有很多,張老板打算要點?”
錢幣類收藏品是玩古董的入門,等到文玩熱的時候,漲勢最快。
有些稀有品種都能賣出天價。
銀圓更是如此,現(xiàn)在運到南邊去就是高價。
張震起家就靠的它們,現(xiàn)在市場還沒飽和,又面臨缺錢,他當然希望能多弄一些盡快變現(xiàn)。
而且如此大的量,里面肯定能有不少珍品,甚至找出大珍來也未可知。
張震勢在必得,神色凝重的說道,“我就喜歡古錢幣,能麻煩陳主任給聯(lián)系一下總庫么,我打算再來個包圓?!?
老陳樂意做個順水人情,當即去吧臺給上面打了個電話,說是有廠家打算一口吃下所有銀圓、銅錢。
上面一聽是很硬的關系,立刻拍板,按照廢銅和成色銀的價格還打了個八折,全部賣掉,只是目前總庫存還不知道,得等盤點之后才能交易。
老陳樂呵呵地回來,簡單一說情況,皆大歡喜。
結完賬之后,張震又悄悄給了幾個人每人一個大紅包。
對于這么場面又大方的人,大家心里都有數(shù),將來有了好東西,第一個就通知他。
臨走的時候他還單獨和老陳交代了幾句,又多給了幾個紅包,讓他幫忙打通總庫的關系。
于是下午熊戰(zhàn)他們和裝卸工們又開始忙了,不知道拉了多少車才把東西都拉走。
這些東西家里肯定放不開,張震讓他們都送往王府送,就暫時堆放在銀安殿里。
張震驅(qū)車先到了片刻,停車后和槐婷婷并肩站在門外。
斜陽照耀著王府正門,巍峨的門樓子顯得更加神秘和威嚴。
門房里管家老王迎了出來,簡單地匯報了一下最近的事情。
主要就是兩位教授帶著工程隊已經(jīng)到了,現(xiàn)在就駐扎在后院,準備先從內(nèi)宅開始修繕。
先修繕內(nèi)宅,也是當時張震的意思,盡早弄出幾個能住人的院子,也好存放東西,讓兩位師母和齊老搬過來住。
其它都是些雞毛蒜皮比如添置了些什么東西,張震也沒在意。
忽而他問道,“那個老道士呢?”
王管家頓時皺起了眉頭,“您可別提他了,吃飽了飯?zhí)焯燔f房越脊,上蹦下跳的,這會兒指不定在哪個屋頂上曬太陽呢?!?
這是吃飽了撐的?還是得了仙氣成精了?
沒記錯的話老道建國前就出家了,今年少說也有六十冒頭,還能躥房越脊?
張震嘴角直抽筋,“他自個能上去?你可把梯子藏好了,萬一摔著他也是個麻煩事。”
王管家苦笑道,“咱們府里就沒梯子,他也用不到,疾跑幾步就上了墻,比走平地都穩(wěn)當?!?
張震腦門子一陣發(fā)麻,要不是重生前看過不少視頻,還真不信這話。
如此看來這老道是個內(nèi)家高手,說不準讓他誤打誤撞真練出內(nèi)功、內(nèi)丹來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