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道,“都在照片上呢,請您過目?!?
隨著信封打開,露出厚厚一摞照片。
張震低頭一看,上面除了飛機大炮,還有各種船只和槍械,這搞什么飛機?
大漢急忙拿回去,又換了個信封,滿臉歉意嘀咕了幾句。
這貨是拿錯了,重新打開信封,張震這才見到照片上是堆積如山的各種藝術(shù)品。
雖說沒看到實物,但以他的眼力能看出來,這些東西幾乎沒假貨。
連看了幾張照片,粗算上面的東西已經(jīng)上千件。
其中明清瓷器居多,還有少量的畫軸和銅器。
不用問這些都是當(dāng)年八國聯(lián)軍時搶走的。
不一會兒張震就看到了,幾件可以算得上國寶的大件。
這些東西必須弄回來!
張震看向其他螺絲國人,問道,“就這些,還有別的么?”
另外兩個白人也遞過來照片。
張震簡單估算了一下,這三撥人手里的古董至少有三五千件,而且不乏重器。
他腦子里飛速旋轉(zhuǎn)著,琢磨怎么能少花錢,盡可能地把東西都弄回國。
白人大漢等的有點不耐煩,催促道,“你覺得怎么樣,我的那些只要一萬噸糧食,當(dāng)然有別的東西也可以折算成糧食?!?
張震看向另外二人,他們也是如此說。
將這些東西都換回來,需要三萬噸糧食,或者等價物資。
張震眉頭瞬間皺起,三萬噸糧食就是五、六百萬。
假如是從別人手中換這么多古董,張震絕對連個磕巴都不打,立刻同意。
可是這些東西本來就是我們的,被這些家伙搶走,現(xiàn)在又拿來換東西,張震心里很不舒服。
而且現(xiàn)在糧食也不是很富裕,籌集三萬噸難度可不小。
他琢磨著怎么用最小的代價,換取這些東西。
忽而想起了光州那邊的衣服和電子產(chǎn)品。
張震從包里拿出幾只時裝電子表,放在桌上道,“這東西能折算多少糧食,還有羽絨服,和保暖靴怎么算?”
一群老外見到這些電子表,眼睛瞬間亮了。
紛紛拿起在自己毛茸茸的手腕子上比量,連連點頭說哈拉少。
不一會翻譯道,“十塊電子表可以抵一噸糧食,羽絨服和靴子都要看質(zhì)量才能定價,絕對不低于每件一噸?!?
張震腦子里迅速算了一筆賬,如果都用電子表的話,三十萬足夠了。
這么大的量,肯定價格還能往下壓。
不過這些人未必吃得下這么多電子表,能要一半就不錯了,剩下的還得用羽絨服和靴子,或者再湊別的物資。
張震讓他們先隨便吃喝,今天他請客。
有幾個年輕白人一聽頓時興奮的烏拉、烏拉叫了幾聲。
張震讓姜紹業(yè)陪著吃喝,先穩(wěn)住這些人。
他急忙出去找了個能打長途的地方,給光州那邊老郭撥了過去。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