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南城區(qū)……
在古代,京城有著東城富,西城貴,北城窮,南城地位不高的說法。
由于京城南城區(qū)的地勢比較高,土地比較肥沃,氣候也比較溫暖。
在整個京城中,南城這邊的糧食種植最為豐富。
由于偏離政治中心,改革開放的福澤遠(yuǎn)遠(yuǎn)沒有東城享受的多。
所以,南城的地位遠(yuǎn)沒有東城這邊高。
但由于地勢偏高,土地肥沃的原因,這里的糧食比較盛產(chǎn)。
所以,舒志強(qiáng)便帶著弟弟拉了一車罐頭來到此地。
他和弟弟站在車上,手里拿著喇叭沖周圍大聲喊了起來。
“糧食換罐頭了,各種罐頭都有;
想吃罐頭的,存罐頭的,快拿糧食來換啊……”
突如其來的喲呵聲,把副駕駛的上官悅兒嚇了一跳。
她把頭伸出窗外,側(cè)臉看向車上的舒志強(qiáng)。
“鋒哥,強(qiáng)哥都開口喊了,就在這停吧?”
話音一落,沈鋒便將車停在了村莊出入口。
上官悅兒立刻推門下車,看著蜂擁而來的村民連忙跑到舒志強(qiáng)身邊。
舒志強(qiáng)看了她一眼,把喇叭遞給舒志國道:“繼續(xù)喊。
舒志國接過喇叭,喊道:”黃桃罐頭,橘子罐頭,雪梨罐頭……應(yīng)有盡有;
糧食換罐頭,五斤糧食換一瓶罐頭了!”
“什么!五斤糧食就能換一瓶罐頭?”
“真的假的,兩年以上的陳糧你們要不要?”
“我換我換,進(jìn)水苞米又曬干的你們要不要?”
“要!什么糧食都要,只要還沒腐壞的都要!”
隨著舒志國的不斷吶喊,村里所有人都大包小包的跑了出來。
罐頭這種東西,對于老百姓來說就是一種奢侈品。
六七十年代的時候,這種東西就能賣到一兩毛錢一瓶了。
到了改革開放,糧票廢除后,這東西的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
在京城這地,一瓶黃桃罐頭賣一塊多一瓶也是很正常的事。
所以當(dāng)他們聽到五斤糧食就能換一瓶罐頭后,立刻抱著糧食跑了過來。
自從包田到戶后,老百姓的家里才算是有糧食吃了。
但大家都過慣了苦日子,糧食也不舍得多吃,平日里就吃點玉米糊糊,野菜啥的。
所以在八九十年代,誰家還沒個儲存糧食的倉庫啊?
老百姓把舍不得吃的糧食都存在里面,時間久了也就要壞了。
與其放在那腐爛,不如拿來換點好東西。
看著蜂擁而來的村民,舒志強(qiáng)拍了一下舒志國的手臂道:“愣著干什么,開工?。 ?
“噢!”舒志國噢了一聲,然后連忙把罐頭給搬了下來。
舒志強(qiáng)則拿著秤,幫這群村民們的糧食稱重。
“苞米十五斤,小麥三十斤,黃豆五斤…
悅兒,給他十瓶罐頭…”
“噢。”上官悅兒滿臉欣喜,拿著罐頭遞給對方道:“同志,拿好咯?!?
看到這一幕的舒志強(qiáng)微微一笑,把稱完重的糧食遞給沈鋒。
沈鋒再用力一抬,一推,便將糧食堆在了車上。
四人一個搬罐頭,一個分罐頭,一個稱重,一個搬糧食,配合十分默契!
一上午的時間,一車上千瓶的罐頭就被村民用糧食換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