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燙能受歡迎,這是舒志強預(yù)料之中的。
別說是在八十年代了,就是往后幾十年也照樣受歡迎。
尤其是在六塊錢的麻辣燙火了后,這種小吃更是火上天際…
舒志強對顧客和服務(wù)員的反應(yīng)很滿意,于是也沒有在美食店多待。
接下來的兩天里,他聯(lián)合亮子和小武一起把養(yǎng)殖基地的蝦給撈了起來。
五十畝的養(yǎng)殖基地四十塊蝦塘,平均每塊的蝦產(chǎn)量在三百八十斤左右。2
也就是說。舒志強三人合伙的養(yǎng)殖基地產(chǎn)出一萬五千斤左右的龍蝦。
其中螺螄也有不少,大概在兩千斤左右。
按照龍蝦七毛五一斤,螺螄兩毛一斤來算,他們這次養(yǎng)殖獲得的總收入為一萬兩千塊錢左右…
小武和亮子各占股百分之八,也就是說每人能分得九百四十四。
扣去他們的成本五百,三個月獲利四百四十四…
舒志強覺得這個數(shù)字不吉利,給他們各發(fā)了分紅九百五十塊錢。
另外,他們兩個每天和舒彪輪班執(zhí)勤,也是要算工資的。
舒志強給他爸算了三百一個月,但給這兩個人算了一百一個月。
所以,他又另外給兩人各發(fā)了三百塊錢。
另外,舒志強還給小武的姐姐以及亮子的嫂子各發(fā)了兩百四十塊錢。
按照約定,他們倆也是各自占股百分之二的。
將所有分紅和工資發(fā)出去后,舒志強又統(tǒng)計了一下數(shù)額。
這次的龍蝦養(yǎng)殖他花了大幾千塊,和舒家村集體承包的百畝養(yǎng)殖基地花的差不多。
錢雖然花的差不多,但他們得到的利益卻是少了足足一半。
最主要的是,舒志強他們承包這五十畝地花了上千塊。
不過不管如何,他都是賺了的。
在八十年代能用三個月時間賺到幾千塊的,也不錯了。
更何況,龍蝦運到美食店后再加工賣給消費者后,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強哥,謝謝你…”
拿著手里厚厚的一捆大團結(jié),亮子和小武很是感激的說道。
“謝我什么,謝我三個月只帶你們賺了這么一點錢?”舒志強看了他們一眼,自嘲道。
聽到這話的二人愣了一下,很快就大聲喊了起來。
“強哥!你說什么呢?”
亮子抖了抖手上的錢,說道:“強哥,這可是近千塊人民幣!”
“三個月就賺了四百多,換做以前一百塊我都不敢想;
你還給我們每個月一百塊的工資,這對于我們來說就是巨款?。 ?
小武也是用力的點了點頭,附和道:“是啊,強哥!”
“就在三四個月前,我們還是分逼不掙的莊稼漢呢;
就是因為您的幫忙,給我姐姐安排工作還帶我們搞養(yǎng)殖;
那個時候的我們家,那是天天玉米糊糊加番薯;
現(xiàn)在呢,我們家天天是白米飯和白米粥;
就連菜,三天兩肉就能吃上一回紅燒肉了…”
亮子和小武不斷敘說著家里的變化,話里話外都是對舒志強的感激。
舒志強聽的很是欣慰,暗道自己也算是沒幫錯人。
他伸手拍了拍兩人的肩膀,說道:“這下幾個月都不能養(yǎng)蝦了,我給你們出個賺錢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