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說到點(diǎn)子上了!”朱允熥贊賞的點(diǎn)頭,“你繼續(xù)說!”
“臣,也是出身官紳之家!”解晉自嘲的笑笑,“所以對這些事,多多少少還算有些了解!”
“為何糧長會變成士紳呢?因?yàn)樗麄儽揪褪谴蟮刂鳎卩l(xiāng)間有話語權(quán)。另外,因?yàn)樗麄兪鞘考?,在面上比較聽話,不像那些真德高望重之人,眼里不揉沙子。所以地方官也愿意和他們親近,他們聽話!”
說著,解晉頓了頓,“臣說句題外話,天下哪有真德高望重之人?即便有,身處利益之中,也變味兒了!”
“嗯,接著說!”朱允熥揉著太陽穴,繼續(xù)道。
解晉再道,“糧長落在了士紳的手里,那為了鞏固自己的利益,勢必要和其他士紳連成一氣,如此才能在民間樹立絕對的權(quán)威!”
“如此一來,給朝廷征糧,就成了士紳地方官的分贓大會。朝廷要一百數(shù)額,官府為了怕不夠,給糧長下達(dá)一百二。”
“而糧長為了省去他自己那份,還有同黨那份,跟百姓伸手時起碼要一百五!”
朱允熥忽然冷笑,“然后交給官府一百......官府呢再跟朕哭窮,就變成八十五......”
“皇上圣明!”解晉道,“總之,我大明現(xiàn)在的糧長制。正式促使地方士紳做大,跟官府同流合污的根源!”
“臣有句話不當(dāng)講........”
朱允熥一擺手,“但說無妨!”
“如今我大明是太平盛世,這糧長制的危害還不顯!”謝晉道,“世無恒久之盛世,將來國家有變,追悔莫及,改無可改呀!”
這番話,真是說進(jìn)了朱允熥的心里。
歷史上的大明朝這么亡的?就是這么亡的!
稅只落在百姓身上.....皇帝不是不知道,可是沒有官紳他就收不上來稅。
官紳呢,自然是希望國家越亂越好,越亂他們越能幫著皇帝收稅,然后落在他們口袋里的就越多.....
到最后,百姓實(shí)在拿不出來了,只能操刀子反他娘的!
最終呢,明朝亡了。而那些官紳,要么是水太涼跪在南京城外迎接清軍,要么是蜂擁的投誠效力剃發(fā)易服。
解晉繼續(xù)道,“新政所提出的官紳一體納糧,正是為了解決士紳擔(dān)任糧長制這個弊端!”
“我大明的基礎(chǔ),不在這方寸之間的乾清宮,也不是巍峨的紫禁城......”
“而是無數(shù)窮鄉(xiāng)僻壤,無數(shù)的田陌之間.........貪腐舞弊等案,任何時代都避免不了?!?
“但是,不讓官員和士紳在百姓的肚皮上貪腐,卻還是能做到的!”
“官倉也好,征糧也好,都關(guān)乎百姓的肚皮,但也關(guān)乎我大明朝的國庫!”
“諸位!”解晉環(huán)視一周,“雖說我大明如今在商稅上收獲頗豐,可有句話別忘了,家有余糧心不慌!”
“百姓的肚皮問題不解決,盛世........也不過是鏡花水月!”
“說得好!”朱允熥贊道,“解愛卿所,振聾發(fā)聵!”說著,起身踱步,“哎,那些跪在午門外跟朕哭訴的人,真應(yīng)該好好認(rèn)真看看你這篇論!”
被皇帝當(dāng)眾夸獎一番,解晉似乎有些不好意思的低頭。
但只有他知道,低頭的時候他看了李景隆一眼。
而后者,則也是給了他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事到如今,朕希望諸位愛卿跟朕,協(xié)同一心,共同鏟除這些,我大明朝的跗骨之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