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在南島和新島附近已經(jīng)開始恢復捕魚活動,現(xiàn)代的漁船捕魚效率明顯比過去的蜃國漁民們駕駛的破船高多了。
大量的漁獲實際上填補了兩個島嶼的糧食空缺,甚至不少地精因此過上了比過去還好的生活。
這也是效率提升帶來的紅利,為了盡快熟悉附近海域的漁場狀態(tài),大唐方面雇傭了一些地精,榨干了他們最后的一點兒作用。
因為海捕的產(chǎn)量提升,為了消耗這些海產(chǎn)品,南島上開始建設罐頭廠,開始生產(chǎn)一些海產(chǎn)品罐頭。
另外,干貨也成了暢銷品,這些產(chǎn)品都很暢銷,不少海產(chǎn)品,尤其是北島附近的螃蟹,都很受人歡迎。
反正蜃國的海船是沒辦法出海了,大唐帝國的漁船就沒有了任何的競爭者。過去還需要少量進口的東西,如今的價格已經(jīng)被打下來了。
從某種方面來說,這也許也算是一種奇觀了:兩個國家還在戰(zhàn)爭狀態(tài),一個國家的漁船已經(jīng)到另一個國家的海域捕魚去了……
坦白的說,北島附近的蜃國人看到海上的唐國軍艦就哭笑不得:他們已經(jīng)幾乎沒有任何船只能威脅到唐人的安全了。
僅有的幾艘老舊的驅逐艦那都是鐵甲艦時代的產(chǎn)物,不是被擊沉就是自己拆了煉鋼制造別的武器去了。
現(xiàn)在的蜃國海軍,甚至連一艘自殺快艇都沒有,就更別說出海去找大唐漁船的麻煩了。
甚至更讓人難堪的是,大唐帝國的漁船會經(jīng)常到北島近海,放出一些綁著救生圈的食物什么的,有餅干也有方便面,上面還有一些寫了字的木板。
撿到了這些東西的蜃國人往往會欣喜若狂,不過上面寫的字卻讓人看不明白:這些木板上經(jīng)常會寫著什么“積德”、“行善”之類的詞,也不知道究竟是個什么意思。
后來才知道,原來是大唐帝國的電視臺和電臺經(jīng)常播放一些蜃國人民在蜃皇的殘暴統(tǒng)治下,吃不飽飯,還要繳納重稅,民不聊生慘不忍睹。結果有些好心的大唐漁民就會在臨走的時候留下一些吃的東西,算是一種“善舉”。
不得不說,這也屬于是一種魔幻了。
……
和北島上不一樣,本島附近因為戰(zhàn)況的原因,蜃國平民的日子真的是不太好過。北部山區(qū)內(nèi)還算勉強可以過活,中部的蜃都真的就完全不成樣子了。
在獸人品嘗著大唐帝國運輸來的罐頭的時候,蜃國的蜃都守軍基本上也就只有最基本的糧食供應了。
比起在中部筑壘地區(qū)餓肚子餓到最后的蜃國地精士兵們來,蜃都的地精日子要稍微好過一些。
他們有還算充足的補給,至少在這種被包圍的絕望時刻,還有一口吃的。
就在蜃國的地精在自己的王城內(nèi)苦苦掙扎的時候,萊恩斯帝國的王城之內(nèi),大唐帝國的使館之中,在萊恩斯帝國的外交大臣索米,還有蘇薩斯帝國的外交官的見證下,一枚大印緩緩的蓋在了一張和約之上。
“恭喜!兩國之間的戰(zhàn)爭終于結束了?!比R恩斯帝國的外交大臣索米帶頭站起身來鼓掌,蘇薩斯帝國的外交官們也跟著拍起了雙手。
周圍被邀請來的記者們這個時候才敢按下快門,因為他們看到了一旁的大唐帝國官員對著他們微微點了一下腦袋。
這是一個信號,一個他們可以拍攝并且被允許報道此事的信號。大家都開始肆無忌憚的按下快門,記錄這么一個重要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