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讓唐陌感覺到神奇的是,大華帝國的西南,一個叫蜀國的國家。這個國家竟然沒有國君,實行議會制度。
        只不過這個議會制度并不是依靠選舉玩什么冥煮,而是由當(dāng)?shù)氐馁F族們把控,完全由貴族議會做出國家決策的制度。
        當(dāng)時唐陌剛知道這個蜀國實行的制度的時候,還為此驚訝了一下,并且在唐國被許多國家針對的時候,疑惑過為什么蜀國的制度沒有被其他國家敵視。
        后來他才知道,這種完全由貴族把持的議會,在運行上其實依舊還是封建制度那一套,只是把國王皇帝給干掉了,大家又誰都不敢專權(quán),怕也被人干掉,所以才會玩出這么一套來。
        蜀國的運行模式其實很簡單:一群大老們互相商量,拿出一個比較可行的方案執(zhí)行,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決策失誤。
        當(dāng)然了,這套東西也難免在運行的過程中出現(xiàn)許多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當(dāng)一大群人拿不出什么像樣的方案的時候,整個國家的反應(yīng)就會相當(dāng)遲鈍。
        唐國的無線電發(fā)明讓蜀國吃到了一輪紅利,這種通信便利給了貴族議會制新的活力,讓他們加快了溝通的速度,彌補了自身的一部分缺陷。
        在這場由唐國勝利掀起的改革浪潮中,蜀國確實走在了前面。他們的貴族議員們雖然和其他國家的大臣同樣腐朽,可他們也有自己先進的一面。
        這些貴族們通常也同樣是商人,自己經(jīng)商或者豢養(yǎng)商賈,總之他們和商業(yè)的關(guān)系更加緊密,敏感性也更高。
        他們首先接受了唐國先進的技術(shù),以便讓他們自己賺取到更多的金錢。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非常明智的開發(fā)出了一些資本主義律法。
        擬定這些律法的主要原因是保護他們的私有財產(chǎn),但是這些律法也同樣旁敲側(cè)擊的鼓勵了生產(chǎn),給予了工人一部分「利益」。
        所以當(dāng)蜀國的改革如火如荼的進行的消息送到了唐國,唐陌差一點兒以為自己看到了另一個資本主義國家正在誕生。
        蜀國不僅僅是一個產(chǎn)糧大戶,還有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這一點兒也不奇怪,因為他們的境內(nèi)和楚國南部相連,有許多山脈。
        有山有水,自然也就有格外多的礦藏。另外蜀國還是木材藥用植物茶葉等的出口國,同時他們還在自己國家的南部擁有一大塊平原。
        這塊平原遠離大華帝國和楚國,所以等同于一個非常安全的大后方。這也是蜀國的底氣所在,讓它可以屹立不倒。
        商人治國的特點讓這個國家轉(zhuǎn)型很快,在金錢的驅(qū)動下他們的效率又不低,這就讓蜀國成了唐國掀起的變革浪潮中,走在最前面的國家之一。
        另一個讓唐陌刮目相看的國家是秦國,這個國家一直都在壓力中生存,秦國國王的開明也確實超出了唐陌的預(yù)料。
        這個國王在停戰(zhàn)開始的第二天,就派來了特使,向唐國采購一系列的武器裝備。
        他們真的是什么都要,包括沖鋒槍,半自動步槍,機槍,裝甲車。如果唐陌愿意出售的話,他們甚至愿意購買坦克,和先進的戰(zhàn)斗機。
        從對方的態(tài)度上絲毫看不出他們和唐國有過短暫的交手,雙方甚至在一些陣地上拼了個你死我活。
        除了采購武器裝備之外,秦國也對唐國的制度非常感興趣,因為秦王自己凝思苦想出來的軍功制度強化了秦國的武力,可他卻沒有辦法振興秦國的經(jīng)濟。
        秦國因此派出特使來唐國學(xué)習(xí),他們打算引進唐國的先進技術(shù),開發(fā)他們國內(nèi)的各種礦產(chǎn)與石油。
        他們那里盛產(chǎn)天然氣,同時也有大量的稀有礦藏,順帶著因為氣候的關(guān)系還產(chǎn)棉花。
        如果有了唐國的技術(shù)支持,秦國人相信他們也可以過上富饒的生活。如果擁有了
        唐國的先進武器,秦國人也相信他們可以擊敗西邊的獸人蠻族,進一步開疆拓土。
        除了引進先進技術(shù)之外,秦國還希望考察唐國的政治制度,他們渴望任何先進的東西,因為他們已經(jīng)窮怕了,擁有別人無法比擬的求強心理。
        只是非常可惜,他們真的沒多少錢,秦國的經(jīng)濟比起大華帝國來那真的不是差了一星半點。要不然他們也不會成為大華帝國的附屬國,成為大華帝國的馬前卒。
        貧窮又尚武的秦國愿意與唐國分享自己的礦產(chǎn)資源,可因為中間隔著大華帝國,所以這種分享并不安全。
        因此秦國只能支付現(xiàn)金來向唐國購買他們想要的一切,這確實拖延了秦國自強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