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公子以為這戰(zhàn)事當如何進行?”
秋林有些無奈,這老頭怎么逮著這個事兒沒完沒了了?
只好道:“其實在戰(zhàn)事發(fā)起之前,邊關應該有所察覺,只是………”秋林忽然不說了,因為他覺得,這里議論國事不妥,現(xiàn)在是封建社會,私自議論國事,安個罪名就夠你全家躺板板了老者見秋林語沉吟似有顧慮,頓時明白他所擔憂,隨口道“呂鵬呂濤,帶琳兒去船上等我,我隨后就到爺爺……”那年輕人想要說什么,老者眼睛一瞪“怎么,我說話不管用了是嗎?”
那年輕人只能悻悻離去,走之前還不舍得望了一眼秋林秋林見老者如此作派,知道不說估計是不行了只好道“老人家,今日我不問您姓名,所之事也權當笑談,他日你若問今日之,我定不會承認的”老者聞笑道“小友但講無妨,今日偶遇,權當消遣”老者總覺得這個年輕人有些不一樣,似乎少了年輕人的朝氣,多了些成年人的深沉秋林見話己至此,只能道:“但凡戰(zhàn)事欲起之前,必有征兆,或是借口挑釁,或是借口慫恿別人試探,總歸是和往日不一樣的,朝廷積弊日久,剛才那船夫所有地方遭災,己有流民成匪,不用再看更多的,試問朝堂之上,可有內(nèi)安黎民外御強敵之行動,無非就是官越做越大,好處越來越多,家國榮辱己與他無關,怎樣保住自己的金山銀海才是重要的,至于誰做皇帝有什么關系,終歸是要用人的,外敵打進來投降就是了,該發(fā)財發(fā)財,該怎么生活還怎么生活,有什么關系?
如果朝堂之上都是這樣的人,或者說大部分都是這樣的,您老想想,邊關怎么贏?
如果敵國再偷偷派人進來許以金銀珠寶,讓他們遲滯糧草運行速度…”秋林尚未說完,那老者忽然起身面色大變,急匆匆走向停船,走了幾步,忽又回過頭來,拱手道“今日忽然想到有事,改天定來道謝點播之恩,告辭”隨后上船,船夫撐船離開順流而下,秋林站在岸邊,見船漸行漸遠,老者依舊站于船頭揮手秋林忽然一排額頭,對著遠去的船喊“喂,你們還沒付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