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里,工地運行起來了。
工程師,設計師,還有小工,開各種機械的師傅們,也很樂意教古代百姓。
比如,一個焊接師傅,帶了五六個古代徒弟。
開吊車的,攪拌機的,每天都會帶不同的徒弟做副駕駛。
小工們也不吝嗇手把手地教。
只是,古代和現(xiàn)代是兩套語系統(tǒng),徒弟有很大部分是文盲。
師傅有時候脾氣暴躁,氣得罵人。
用現(xiàn)代詞語罵!
徒弟只會憨笑著,等師傅罵完。
罵完后給師傅上涼茶,說師傅別生氣,自己一定會學會。
現(xiàn)代師傅……看著他們每天都穿同一件迷彩服,問沒其他衣服。
他們說其他衣服都是破的,只有這一套是完整的。
而且穿著草鞋。
解放鞋都不舍得穿。
更不知道為襪子長什么樣。
看得他們心酸,沒想到,二十一世紀,華夏還有這么窮苦的地方。
這里氣溫溫度極高,四面赤土,入目到處都是荒涼。
比新疆沙漠還要難受。
師傅們也只能耐心,心平氣和教他們。
古代工人雖然笨,聽不懂專業(yè)名次。
但是有人教他們手藝,都會虛心請教,他們也非常認真地學習。
工地也算是一模一樣的建起來了。
地基開始大面積鋪開。
污水處理廠,地基鋪設完畢!
現(xiàn)在大宛城的百姓分成三波。
一波種地。
一半的百姓,投入開荒種地。
水稻開始結(jié)穗了,過兩天就開始收割。
大宛城的百姓每個人都很高興。
霍凌胤來之前,在大宛城投放了,許多還沒有晾曬的稻米。
他們會曬好,脫殼,密封,存放起來。
十袋再進行密封,放入地下糧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