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接下來上拍的是民國大師張大千的兩幅畫作,《云山圖》和《春江花月》,兩幅作品合并拍賣,起價三十五萬,每次加價一萬元。”
“拍賣之前有幾點事項需要跟大家說明。這兩幅畫都是張大千早年仿作,技法稍顯稚嫩,卻已經(jīng)能夠看出大師對于古典水墨風(fēng)格的理解。”
“《云山圖》是宋代著名畫家范寬作品,《春江花月》的作者則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明代才子唐伯虎,前者的真跡目前收藏在金陵博物館,后者曾藏于清宮,民國時期流落民間不知去向?!?
賓客們竊竊私語,對這兩幅畫不太看好。
雖然兩幅畫都是張大千所作,卻是仿作,而且是早年技巧不成熟時期的作品,無論市場價值還是藝術(shù)價值都不太高。
尤其是看過前面那些精品后,這兩幅畫就更是難以入眼。
當(dāng)拍賣師宣布拍賣開始后,居然出現(xiàn)了本場拍賣會的首次冷場,足足十幾秒鐘連一個叫價的都沒有。
看到氣氛有些尷尬,來自海州博物院的書畫專家金文山笑道:“各位不要覺得這兩幅是仿作,就沒有收藏價值。畢竟是張大千的作品,技法上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市場價值也有待開發(fā)?!?
專家就是會說話,沒有優(yōu)點可以說成“有可取之處”,不值錢可以說成“市場價值有待開發(fā)”,估計死的也能說成活的。
在場的都是人精,聽得出金文山不由衷,一個個露出禮貌的微笑,但誰也不肯出價。
他們不是不舍得花錢,是怕被人當(dāng)成傻瓜。
就連姚思璇也低聲道:“仿作不就是假畫嗎,誰會花幾十萬買兩幅假畫回家???”
拍賣師又等了半天,看到確實沒有人出價,也有些無可奈何,只能揚起拍賣槌道:“既然大家不感興趣,那我宣布這兩幅畫流……”
“三十五萬!”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從人群中響起。
所有人都循聲看去。
等看清楚出價者,周云浩噗嗤笑了:“哈哈哈,這傻小子是不是以為能撿漏?。俊?
出價的正是李睿,他趕在流拍前的最后一秒喊出了底價。
吳鵬舉訝道:“李先生,你這是什么意思?”
李睿笑了笑:“張大千挺有名的吧,我買不起他的真畫,買兩幅假畫回去欣賞也是好的?!眳蛆i舉不知道說什么才好了。
四周賓客也表情各異的看著李睿,有的面露嘲諷,有的不屑一顧,大部分人都把李睿當(dāng)成不懂裝懂的門外漢了。
他們又哪里知道,李睿這是在撿漏。
這兩幅畫到了李睿手里,價格能翻一百倍!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