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譴于上而朕不寤,人怨于下而朕不知,萬品失序,九廟震驚,上累于祖宗,下負于蒸庶。痛心靦面,罪實在予,永愧悼,若墜泉谷......”
“上柱國北涼王徐曉,英勇善戰(zhàn),馬踏六國,平定天下,實為社稷股肱之臣,朕感念其功蓋寰宇,遂加封一字并肩王,出行可駕六,劍履上殿,見君不拜......”
洋洋灑灑千余字。
盡管很多都是古今罪己詔常用套話。
但這表明了皇帝的態(tài)度,便足夠了。
其上有說為徐曉加封之事。
也有表對隋珠公主處罰之事。
偏偏不具體說徐奉年是怎么死的。
因為強公主畏罪自殺?
沒必要。
一字并肩王賞了,三州賜了。
天大的損失都認栽了。
又何必再去惹徐曉不快?
可即便如此,百姓的反應(yīng)也極為強烈!
“陛下的賞賜也太大了!”
“一字并肩王啊那可是!”
“如此一來,那人屠手握六州?”
“嗚呼哀哉!我離陽眾生可還有活路否?人屠當?shù)溃瑸踉粕w月?。 ?
“陛下實在是過于寬仁了!”
“...”
萬眾歸心!
這也是離陽皇帝的目的之一。
只要民心在手,哪怕徐曉手握六州,他也仍舊有與其抗衡之力。
當然了,這前提是別給徐曉名正順,師出有名起兵的機會。
否則民心再齊,在數(shù)十萬鐵騎面前也一樣踏為飛灰!
“文筆不賴啊?!?
某處告示前。
徐奉年莞爾一笑道:“這皇帝老兒的膽子還真是被嚇破了,舔起人來肉麻的緊呢?!?
嗯?
皇帝老兒?
此一出。
周遭百姓士兵盡皆側(cè)目!
“大膽!”
一名巡城守衛(wèi)大喝道:“什么人如此膽大包天,竟敢對陛下不敬!與我拿下!”
一眾士兵立刻上前。
稱陛下為皇帝老兒?
無論對方是誰,今日恐怕都難逃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