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弘道堂,負責門派一切對外事務,這個“對外事務”范圍可就極其廣了,其中最重要的無外乎對外戰(zhàn)爭。
門派之間產生摩擦那是家常便飯,為了爭奪資源、好的生源弟子,經常需要武力解決。
弘道堂必然是戰(zhàn)力最強的一個堂口。
再加上一個執(zhí)義堂,既然執(zhí)義堂負責執(zhí)行門規(guī),掌獎懲之職,同樣需要一定的實力。
相比起來,傳習堂和惜身堂完全不夠看。
一個類似于內部學校,一個純純的內部醫(yī)療機構......
在這種情況下,負責督查高層、管控制約權力的守心堂選擇兩不相幫,這本身就是在拉偏架!
所以啊,像這種權力架構體系,根本就不可取,必然出事!
好比隋唐之時初建的六部制度,到了明代,六部的地位被拔高到極致,六部尚書加在一起幾乎相當于被廢除掉的宰相。
然而吏、戶、禮、兵、刑、工這六部,雖然最高長官的尚書品階都是一樣,但因為掌管的范圍不同,導致實際權力和地位相差過遠。
首先,吏部和戶部,但凡有腦子的人都知道這是兩個肥的流油的實權部門!
刑部掌案件刑罰,也是個實權部門。
到了禮部,格調一下就下去了,管管國家祭祀,分管一些外交的事宜。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