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大嬸也沒藏著掖著,說了自己和“技術(shù)員”花昭的老鄉(xiāng)關(guān)系,還有李小江的關(guān)系。
反正李小江不做了,攤子交給她了。
可羨慕死了其他人,又沒辦法,誰讓他們沒那命,沒跟花昭是老鄉(xiāng)呢。
眾人紛紛承諾以后果園發(fā)水果,都賣給她。
果子雖然好吃,但是他們還是喜歡賣錢,根本舍不得吃。
李小江說得很對,馬大嬸干這個,只要她想,別人就沒有“活路”。
而馬大姐也不是那多么大氣多么有格局的人,明明自己能賺的錢,非要分給別人。
所以以后果園發(fā)的水果,她都包圓了!
她先把她的幾個客戶安排明白了,不收了,其他同事才能賣給別人。
但是這種情況幾乎沒有,因為果園每天也不是磕碰很多水果。
每天也就兩三筐左右,根本不夠她賣的。
幾個店鋪的采購員很快發(fā)現(xiàn)了這點,頓時對馬大嬸客客氣氣了,也不用鼻孔看人了。
而一筐水果50斤,馬大嬸能賺幾十塊錢,少的話三四十,多的話六七十。
幾天她就賺了上千,手里的存款翻倍。
她頓時覺得燙手了。
她就是她自己說得那種人,錢多了不會花,怕自己的“賤命”壓不住。
她怎么配當(dāng)有錢人?
花昭再一次來到果園的時候,馬大嬸就把她拉到了一邊,問她是不是該降價,或者干脆就把賺的錢分花昭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