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門生這么多,就他一個人想為老師伸冤?
這怎么說怎么古怪。
所以他們都知道,蘇譽必定是有所圖。
但至于蘇譽圖的是什么,他們一時沒有猜到。
難不成東南那邊看不上安王繼位,要換他們看中的人上位?
可據(jù)他們所知,淮南王這么多年,都沒和京城的皇親們有過什么交集。
所以送與他們一派的皇室血脈上位,這個猜想不太靠譜。
大家都在猜測時,蘇譽這一封奏疏,已經(jīng)在民間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畢竟他上疏的動作并不隱秘,而且有心散播消息讓所有人知道。
街頭巷尾的茶館,都有讀書人在議論。
“聽說東南的駙馬蘇譽上疏,以天子門生的身份,要求朝廷徹查先帝與先帝血脈的死因,嚴懲加害皇帝之人?!?
“他本就是大周的臣子,為何要以天子門生的身份上奏?”有人疑惑地問。
有人解釋說:“這不就說明,陛下的死很有蹊蹺,但朝堂諸公中卻有人在故意掩蓋么?”
“以弟子身份上奏,天地君親師,大義他全占了,就算只有他一個人質(zhì)疑,朝廷也必須得重視,不能含糊應付?!?
“這么說來,咱們的小皇帝莫非真的也是被人害死的?”
“我聽說了一個傳,是關(guān)于陛下死因的。”旁邊有人神神秘秘地壓低聲音,周圍人趕緊都湊了過去聽。
“聽聞咱們陛下兩歲多了,依然口不能。”
“太后為此,派了不少宮人照顧他,所以能害死他的,絕對是身邊最親近的人?!?
“而陛下駕崩后,宮里并沒有大肆發(fā)落宮人,只隨意處罰了一小部分,這就說明陛下肯定不是被這些宮人害死的?!?
“能接近陛下龍l的,除了貼身照顧的宮人,便只有陛下的生母!”
眾人一片嘩然。
“嚯!母親害兒子?這么歹毒?”
“不對,陛下生母為何要害他?這說不通?!?
“估計是無意的,畢竟還有人說,當天在后宮,陛下所在的寢殿中還有安王殿下在?!?
“......”
這一句一出來,不少人便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安王殿下一直荒淫無道,他去了后宮,不就等于進了自家的后院?”
“噓,你不要命了,敢說這些話!”
雖然不敢議論得太過離譜,但大家都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各種的猜測。
而且因為有心人的引導,這些猜測大部分都是對的。
因為蘇譽那封奏疏,小皇帝的死因,在坊間傳得轟轟烈烈。
還逐漸演變成了安王為了改朝換代,所以才故意下手害死小皇帝。
可就算他犯下如此滔天大罪,朝堂諸公們卻沒有追究他,反而還要捧他上皇位。
百姓們不好議論太深,可一些讀書人們卻坐不住了。
自上次他們?yōu)榱藢で笙鹊鬯酪蚣Y(jié)在應天門前擊登聞鼓后,參與這種事情的讀書人們本就心中還有一根刺梗著。
如今聽說又一任皇帝也可能是被血脈至親害死的,很多人都坐不住了。
“上次先帝之死本就有蹊蹺,我等為了尋求真相,還搭了不少人去受了一頓罰?!?
“可因為王閣老一撞,最終事情不了了之。”
“若陛下真的是被安王殿下與生母所害,那這絕對是故意的!”
上次帶頭擊鼓,這段時間都還在準備恩科的陸放聽-->>說了這件事,咬牙切齒地把自已的通窗好友們聚集了起來。
“因為知道加害陛下都不會有任何處罰,所以有意效仿之。”
“如今陛下駕崩,安王果然不用收到任何懲罰,甚至還要被捧上皇位。”
“殺人尚且要償命,加害我大周皇帝之人,卻不需要承擔任何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