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
如果是越晚投靠,或者,抗?fàn)幍阶詈?,那最后的結(jié)果,是絕對不可能好的。
這在整個歷史進程中,都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如今,穆麗娜扎是不可能為烏孫求取一條能夠完全獨善其身的路途的,這太難了。
馮征難讓,因為他不能和嬴政的熱切意愿,和大秦的整l意志進行對抗。
馮征都難讓,更別說是穆麗娜扎了。
相反,穆麗娜扎選擇的,是更聰明的一條路,一條給烏孫留下更多生存空間的生路。
不能直接投降,那自已哥哥一族的地位,還有烏孫,會受到的影響和沖擊,太大。
一個著急投降的王族,并不能保留多少對本國原本的影響和威懾。
而且,周邊的匈奴和月氏等,也不會坐看烏孫隔著他們的地方,直接投降成為秦土。
沒等大秦徹底接管,只怕烏孫就會陷入巨大的內(nèi)憂外患,里面的人必然會有統(tǒng)一的聲音,然后陷入內(nèi)亂,而外面這些豺狼也絕對不會看著如此大的變數(shù)完全不管。
在這樣的混亂之中,哥哥的王族,又怎么可能獨善其身呢?
必然會加速進入滅亡!
這,也是穆麗娜扎所思考的。
所以,她就選擇了一個更為特殊的渠道,那就是希望通過文化上的早點接觸和學(xué)習(xí),讓烏孫國在接下來的進程中拔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