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駕駕!”
踏踏踏!
匈奴的大軍,來到祁連山下,左中右三路,分隊而行。
而此時,他們的一切動向,卻早就被馮征觀察組的人,盡收眼底。
每個地窖附近,都有一組人手,每隊四人,兩人負(fù)責(zé)遠(yuǎn)距離觀察,一人負(fù)責(zé)匯總匯報信號,還有一人,則是端著望遠(yuǎn)鏡,觀察后方的回饋信號。
他們將匈奴人的動向仔細(xì)觀察匯總之后,即刻用暗語匯報給后方,確認(rèn)后方得到消息之后,就即刻隱藏起來。
而他們距離匈奴的排頭兵,還有一千米以上的距離。
人眼能看到的視野,也不過的幾百米,最多不過八百米。
這些士兵隱藏在掩體之后,用望遠(yuǎn)鏡將前面的一切盡收眼底不說,自己的處境,還能非常的安全。
而且!
等到這些大軍過去之后,他們還會再想辦法冒頭出來,從后方再次觀察一番,進(jìn)而,能得到更為詳細(xì)準(zhǔn)確的動向等信息!
“報!第一小組,報來消息!”
“報!第二小組,報來消息!”
“報!第三小組,報來消息……”
……
很快,一組組的觀察組,都把消息匯報了回來。
而坐鎮(zhèn)于祁連山上的幾個觀察組,也很快把每一組的消息進(jìn)行了匯總。
隨之,一個比較精確的戰(zhàn)報,就出現(xiàn)到了馮征的手里。
“侯爺,這就是咱們觀察士兵們,得到了觀察情報!”
“好!”
馮征接過,拿在手里,“匈奴人來到山下之后,一分為三,每一支隊,少則一萬,多則三萬……中間這一組,可能一萬人,兩邊的人馬,每個約三萬……”
“侯爺,這匈奴人,是來了七萬?”
英布在一旁問道,“為何中間這一隊兵馬,人手反而是那么少?莫非,他們是想要佯攻?”
“是不是佯攻,那還不一定呢……”
馮征說道,“只能說,是有正面佯攻,兩邊包抄的可能……”
“他們該不會想要直接繞過祁連山吧?”
英布說道,“要是這樣,那咱們的防線,可就作用不大了……”
“呵呵,我看不可能……”
馮征笑道,“祁連山延綿近兩千里,寬的地方都幾百里,他們想要完全繞過,耗費的時間會很多。反而,從相對于更近的峽谷緩坡過來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我們的防線,那是完全用得著的!”
沒錯,祁連山一脈,延綿近兩千里,草原騎兵的速度,如果狂奔一日,最多也不過三百里不到。
而且,這是在第二日不能作戰(zhàn)的情況下,因為馬匹這樣跑,那基本上戰(zhàn)斗力都沒了,到了之后,必須得好好的休整!
而日常來,走百里行軍打仗就不錯了。
所以,如果不借道祁連山,那對于匈奴人來說,很不劃算。
再或者,匈奴人只能越山南下,那就必須會途徑大秦的境內(nèi),這肯定是他們不想的。
幾萬人馬成群結(jié)隊,靠的長城太近了,蒙恬的三十萬蒙家軍,勢必會有所聯(lián)動。
而走的更靠北方,那最少都只能借道烏孫行軍。
只要他們從烏孫經(jīng)過,哈撒靡必然知道。
哈撒靡一知道,那么馮征他們,照樣也能知道。
除非,匈奴人越的更遠(yuǎn),去走西伯利亞。
但是他們也不是傻子,那地方現(xiàn)在更加的苦寒,簡直不是人能呆的。
而且,草原行軍,講究的就是猛準(zhǔn)狠,小快靈,你在路上都把一切精力消耗了,把物質(zhì)給耗費了,那你在前面還怎么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