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jìn)城后先尋到個落腳之處,南笙就迫不及待去了南家在府城的糧鋪,因為不熟悉路,還繞了很大一個彎子。
這間糧鋪的掌柜姓邵,人稱邵掌柜,她看著鋪子里堆成小山似的白米,顆顆飽滿豐實,說明出處極好。邵掌柜見到南家的印信,知道了眼前之人的身份,恭敬的行了禮,“二姑娘?!?
“我雖占著半個少東家,可畢竟是晚輩,邵掌柜不用如此多禮。”
邵掌柜很是受用這句話,的確如她所說那般,自己怎么也管理著這若大的鋪子那么久了,突然冒出個小丫頭片子棄滿他的老大,他心里會很不舒服。
“二姑娘這次到這府城是來游玩嗎?”對于自己的老東家南家壩南家,邵掌柜還是多有打聽的,南家近來發(fā)生的事樁樁件件都是大事,他多少聽到些風(fēng)聲。但知道歸知道,他絕對不會多半句嘴。
南笙也不跟他消磨時辰,直道:“父親說今年各處都是個豐收年,讓咱們南家的加大糧食的買賣,多囤些,我看了一眼漳州府境內(nèi)的糧食買賣,好像咱們家的糧食買賣敵不過別家的糧食買賣,你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
的確是有這么回事,他們這個招牌的糧食買賣走的是循規(guī)蹈矩的路子,他也僅僅是個掌柜,而且上了年紀(jì),還能干幾年?是以他不想折騰,別的糧商愛爭愛搶他都充耳不聞,只要東家不發(fā)話,他就得過一日且過一日吧。
“二姑娘,雖然咱們鋪子里的糧食沒有大手筆的進(jìn)出,但績量一直是保持著的,大老爺突然說要加大糧食的買賣,我們這倉庫一時間也裝不下??!”
這倒是句實話,但這都不是南笙想要的重點,她并不是真的想要加大糧食的買賣,只是想引某些人上鉤拿到官商勾結(jié)的證據(jù)罷了。
“這些我自有安排,你只要行動起來,到處買糧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