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五軍營嘩變的消息,明顯讓朝臣都心有不安,這時候必須讓他們心里有點底,否則形勢會越發(fā)嚴峻!
“是啊,父皇,子彥呢?”趙見深也覺得奇怪,他對自己那好母后干的事,確實是一無所知,還挺納悶的想,難道這小子背著人,去找悠悠了?
這都什么時候了,還有心思卿卿我我?半點大局觀都沒有!
趙見深心里不舒服,同時對蕭回多了點偏見,不過——
皇帝已說道:“朕已安排子彥去辦了樁秘差?!?
蕭回雖然年輕,但他殺入封狼居山,砍了韃靼王頭顱回來的變態(tài)戰(zhàn)功,讓此刻的滿朝文武極有安全感。
所以大家伙一聽說蕭回已經去辦差,極有可能是出城了,也許還會復制殺入敵營,再砍敵之首級的戰(zhàn)績,滿朝文武就穩(wěn)了,不慌了。
三萬精騎算了啥?人家冠軍侯能于二、三十萬韃靼軍里,砍韃靼小王子的手臂呢!這才三萬,砍頭不在話下。
“那臨安呢?”張正好奇問道,難道一起去了?
皇帝也確實點了頭,“兩人一起去的?!?
張正頓時放心,這倆搭配,鬼都跑不掉,瓦剌的小王子必定也得栽。
別人可能不太清楚,他可太知道現在的京中、宮內,是這倆合伙清肅的!好家伙,他放在宮中的小貓兩三只,都被這倆盯出來了,還是臨安給放過去的……
張正放人在宮里,沒什么壞心,就是想萬一有啥事,他也好有個準備,都是不起眼的人,居然都被清肅出來了。
這不、八百里加急軍報明明傳出來很久了!京中、宮中雖緊張,但井然有序,換做以前,肯定亂得不成樣了!說不定瓦剌軍還沒攻進來,城就先“破”了。
“陛下,時局特殊,各地藩王,也得盯著。”提醒道來的張正,主要是怕這波動蕩若不能及時平復,各地藩王會以勤王的名義進京,屆時、萬一不走了呢?
皇帝心震,卻笑道:“朕的皇弟們不會的,張公放心?!?
“那是臣小人之心了?!睆堈R上配合皇帝。
君臣默契,算是給藩王在京的眼線提了個醒!
即便時局緊張,但朝廷可沒漏盯藩王,可別擅作聰明。
然而,有異心的藩王,不可能因為這點兒敲打,就真的放棄了野心。
至少在君臣倆的對話沒傳出前,身在南州,對京城十分關注的寧王,已決定整軍勤王!
“王爺英明!此去京城,不管戰(zhàn)況如何,您都掌握了主動!”幕僚大贊不已!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道,“不錯,若當今死于瓦剌人之手!太子不足為懼,您完全可以取而代之!”
“即便當今不死!您也能以保護君王為由,不退兵回南州,尋機起事!無論如何,都比從南州起事,攻入京城方便得多?!?
“正是!”
“屬下附議!”
“……”
寧王府內,一邊激動!
寧王有異心,除了外圍的人不知,內里的人都清楚得很!
只是當今帝位穩(wěn)固,又深得民心,寧王才一直蟄伏,而今天賜良機!他坐不住了。
“給?;蹅餍牛屗龊媒討獪蕚?!”
寧王下達此令后,立即整軍!打算次日啟程,進京勤王!
大明看似江山穩(wěn)固,實則乃一艘破爛巨船、風雨飄搖的根底,因袞多的兵臨城下,而暴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