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
西北戰(zhàn)事膠著,南方的戰(zhàn)斗也進入白熱化!
到了四月,西北還是臘月天,那是冰冷刺骨,但安南已經如通三伏天,烈日當頭,空氣中彌漫著混沌的熱氣。
帖木兒東征大明的消息已經傳到了胡季犛耳中,這可是天降喜訊啊。
大明兩線作戰(zhàn),疲于應付,兵馬糧草軍械消耗的簡直比燒柴火還快。
胡季犛也不是什么蠢人,他已經找到了戰(zhàn)勝燕王的辦法,那就是拖,耗,避而不戰(zhàn),至少要拖到六月真正酷暑難熬之時,就是反擊之時。
針對大明,胡季犛想到了和帖木兒一樣的辦法。
不得不說,無論是燕王的征南大軍,還是西域的晉王大軍,都是拖不起,耗不動的,國庫是個什么情況,別人不知道,可這兩位藩王卻是門清。
老爺子當初把皇位傳給朱雄英之時,什么都給了,江山社稷,祖宗家法,軍權政權……就一樣東西沒給,那就是錢。
因為老爺子也沒錢,洪武朝的國庫幾乎是年年收,年年光,沒攢下任何家底,傳到朱雄英手里,那國庫就是個精光空殼子。
打高麗,征安南,西域之戰(zhàn),這些軍費其實都是朱雄英繼位后一點一點攢出來的。
這還是在推行新政,減免百姓賦稅后攢的,可謂相當?shù)牟蝗菀住?
燕王和晉王都明白這一點,但他們不知道大侄子還能堅持多久,說不定是一年,半年,三個月,十天,甚至明天,后天都有可能。
朝廷的財政一旦撐不住了,兩路大軍就要立馬收拾東西打道回府,沒有糧草軍械這仗就沒法打了,縱有萬般不愿,也得回去。
所以,燕王絕對不會將安南的戰(zhàn)事拖到盛夏,他也給朝廷保證了,秋收前就要拿下整個安南,生擒胡季犛父子回京復命。
胡家父子不想打,可這事是你不想打就不打的嗎!
很快,朱棣等來了朝廷的回復,允許燕王就地解決糧草,兵馬,軍械之事,但不能太過,至少面上要過得去。
對于大侄子的回復,朱棣早就猜到了,皇帝嗎……都要臉面……這可以理解!
為了盡快結束戰(zhàn)事,減輕朝廷的負擔,朱棣決定分兵而進,也就是之前藍玉提出的那套戰(zhàn)術。
由沐家哥家?guī)ьI他們的軍隊前往交州而下,燕王率領一路攻打咸子關,兩路兵馬會師于安南都城清化。
而奉命攻打咸子關的任務,最終交給了黃中。
咸子關是安南東南海陸要沖之地,早年是為了防備占城國而設立,后來隨著安南的不斷崛起,占城的國土被不斷的蠶食,最終龜縮于南部的彈丸之地,而咸子關也失去了軍事上的價值。
得到軍令后,黃中從水路順流而下,一路拔掉十幾個安南的營寨,到了次日中午,才開始休整,他決定日落之前就要拿下咸子關。
戰(zhàn)船全部靠岸,江邊,明軍紛紛下船休息,埋鍋造飯,有些士兵跳進江里開始洗澡捕魚。
黃中坐在岸邊的巖石上,槍頭串著鮮魚在火堆上不斷的炙烤,被烤的焦黃冒油,魚香四溢。
“差不多能吃了!”
黃中用樹葉取下烤魚遞給了蔡福,說道:“嘗嘗,安南人都是這么吃的!”
蔡福接過后,并沒有多少興趣,隨口說道:“老黃,我聽燕王的意思,是想盡快拿下安南啊,這打的也太快了吧,一場接著一場,壓根不給士兵休整的時間?。 ?
黃中捏著一塊魚肉嘴里,說道:“你沒聽說啊,西北也打起來了,比咱這邊狠多了,燕王怕朝廷撐不住,就想趕緊打完……”
蔡福四處看看,見旁邊沒人,低聲問道:“老黃,我聽說陛下和燕王私下有些不愉快,據(jù)說是燕王曾有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