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上出現(xiàn)銅鼓嶺馬車作坊字樣,朱棣等人都無比驚訝。
宋隱淡定解釋,“我知道銅鼓嶺馬車作坊,是大明朝做工最好的作坊?!?
“可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讓工匠們在所有馬車上留下印記,也好向民眾宣傳銅鼓嶺馬車作坊。”
“未曾想,那些匠人如此蠢笨,連皇上和太子殿下馬車也都留下印記。”
聞,朱棣嘴角抽了又抽。
“豈不是讓咱替你打廣告?”
宋隱一臉憋屈,“你這么說可不對,銅鼓嶺作坊也是你的作坊?!?
朱棣頓時無語。
“行了,大輅和玉輅,咱讓工匠到銅鼓嶺去制造?!?
“沒問題!”
宋隱點了點頭。
他可不敢參與制造大輅、玉輅這種豪車。
豪華程度不亞于后世的勞斯和大紅旗。
這種高達三米,就連車壁都用黃金圖案雕刻,無比講究,不是常人能造的。
見宋隱高興,朱棣無奈地看了一眼,也沒有多說什么。
但徐輝祖仍然非常激動,“姐夫,用這種橡膠輪胎的馬車運送軍需物資會怎么樣?”
宋隱一臉自信,“會省力一大半?!?
徐輝祖立刻對朱棣拱手,“皇上,微臣想請銅鼓嶺作坊打造三千個橡膠輪胎用在軍中馬車上?!?
不等朱棣開口,宋隱已經(jīng)搖頭,“橡膠輪胎才剛發(fā)明出來,近期頂多能做一百對。”
“而且勛爵們購買價格是兩百兩寶鈔一對?!?
“兩百兩?”
徐輝祖難以置信地瞪大眼睛。
“這是搶錢吧?一輛豪華馬車都不用一百兩寶鈔。”
宋隱神色淡定,“這幾年我出資研究橡膠輪胎,投入巨額研究費。”
“不這樣定價,幾十年都回不了本?!?
“況且,因材料有限,每年能造的數(shù)量也有限,不可能大規(guī)模制造?!?